[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浙江卷)试题,目前Q对答案已经汇总了[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浙江卷)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Q对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细选|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外传,一经发现追究法律责任】▣的人码上有礼试卷质量反馈神州智达仿真模拟卷▣空安历史模拟考试(信息卷Ⅱ)参芳答案及评分细则题号12356789101112131415答案DBDDBADADCAC1.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韩非认为立法术、设规章,是有利于广大民众的做法。之所以不怕昏君乱主带来的祸患,而坚持考虑用法度来统一民众的利益,是因为这是仁爱明智的行为。由此可知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维护民众利益,故D项正确。韩非是法家思想代表,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保障平民利益的目的在于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故A项错误;由材料不能得出B项结论,故B项错误;隆礼重法是荀子的主张,故C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韩非的言论切入,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考查立法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2.A解析:由“与屮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一脉相承”和“前廊立柱样式及相关装饰和技法上透露出了西域艺术因素”可知,文明交融推动了艺术发展,故A项正确。儒学在汉武帝后的中国古代一直处于正统地位,并未衰落,故B项错误;已经实现中国本土化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仅由麦积山石窟,看不出西域文化受中原王朝青睐,故D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魏晋时期的麦积山石窟切入,考查中华古代文明的交融。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考查石窟艺术的特征,强化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3.C解析:由材料中的“重‘公荐’,盛行‘通关节”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虽实行科举取士,但容易被有权势的人所把持,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度未完全发挥选举真才实用人才的作用,说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不完善,故选C项。唐代科举考试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来录取的,∧项错误;唐代三省六部制下,君主集权加强,排除B项;门阀势力到唐朝时已经衰落,排除D项。[命题意图]本题从唐代取士切入,考查唐代科举制。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辩证认识,强化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4.B解析:从材料看到,宋代理学家反思唐代政治文化不重儒家伦理纲常的弊端,据此可推知宋代知识分子有意强化儒家伦理纲常,故选B项。∧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构建中央集权制度只能反映材料的部分内容,不是完全反映材料主旨,排除C项;“大一统局面”说法不符合宋代史实,排除D项。[命题意图]本题从二程的思想切入,考查宋明理学。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强化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5.D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清政府都用法律的形式严格管理人口的流动,体现明清政府注重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治理,故D项正确。材料与长途贩运贸易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农业一直是封建王朝立国的根本,且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明清时期,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故C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明清法律切入,考查中国古代的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6.D解析:此材料从列强的角度看待义和团运动,未正确认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本质,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排除B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在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命题意图]本题以日本学者佐原笃介在《拳事杂记》的记载切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考查义和团运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7.B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末,直隶部分地区种棉面积,约占耕地十之七、八,以致粮食不足,恒仰给于山西方面”可知,当地大面积种植属于经济作物的棉花,这说明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故B项正确。直隶作为京畿重地,政治地位一直都很重要,排除A项;自然经济解体开始是在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C项错误;精耕细作是农业耕作技术,不符合材料主旨,且精耕细作技术在汉朝就已得到神州智达历史·信息卷Ⅱ答案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