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专家信息卷 高三年级月考卷(1)语文试题,目前Q对答案已经汇总了2024届北京专家信息卷 高三年级月考卷(1)语文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Q对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河南省顶级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阶段性联考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4.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弘扬学术精神打造学术精品一个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高低、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贡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民族为人类社会奉献了多少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让世界认识“学术中国”,是新时代我国学者的使命。推进学术研究、打造学术精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学者要弘扬学术精神。学术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精神。学术研究说到底就是探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真理。对真理的探究是一种理性活动,具有理性特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必须善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且能进一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成理性认识。缺乏理性精神的人,是难以认识和把握真理的,自然也就难以打造学术精品、取得学术成就。学术精神还应当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学术研究所探究的真理,具有一种无上的崇高性和神圣性。真理之所以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是因为真理关乎人类社会的福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研究是在为人类社会谋福祉,学术精神是一种造福于人类的精神、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不同,其所拥有的世界和人生也不同。诚然,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也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动力,也可能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但一个人若想在学术研究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取得重大学术成就,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努力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走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回顾学术发展史,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大作为、大成就的人,往往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马克思何以在衣食不足的生活困境中,能够坚持完成《资本论》的写作?这显然与他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人类献身的人生信念分不开。17岁的马克思在高中毕业论文中写道:“如果
附宰相
景仁不顾,力为辨其不然,深救当时之弊,识者韪之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
嘉祐初暴得疾,旬日不知人,大小之臣无不畏避嫌疑,相倚仗莫敢发言
景仁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言:“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章累上,寝不报
景仁因阖门家居,自求诛遣
英宗即位,中书奏请追尊濮安懿王⑧,集百官议之,意朝士必有迎合者
既而台谏争上言:“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私亲,今陛下既为仁宗后,若复推尊濮王,是贰统也
殆非所以报仁宗之盛德
”众论鼎沸,执政欲缓其事,乃下诏罢百官集议
景仁时判太常寺,即具列为人后之礼及汉、魏以来论议得失,悉奏之,与台谏议合
执政怒,召景仁诘责之
会景仁当草制,坐失于考按,不合故事,改侍读学士,出知陈州
景仁既退居,有园第在京师,专以读书赋诗自娱
或时乘兴出游,则无远近皆往,尝乘篮舆归蜀,与亲旧乐饮,赈施其贫者
周览江山,穷其胜赏,期年然后返
鸣呼!向使景仁枉道希世,以得富贵,蒙屈辱,任忧患,岂有今日之乐邪?(节选自司马光《范景仁传》)【注】①帷箔:帷幕和帘子,借指内室
②执中:即陈恭公
③濮安懿王:即英宗生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B.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C.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D.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应迁校理”与“迁客骚人”(《岳阳楼记》)两句中的“迁”字含义不同
B.“或缘爱憎”与“缘溪行”(《桃花源记》)两句中的“缘”字含义相同
C.“寝不报”与“报君黄金台上意”(《雁门太守行》)两句中的“报”字含义不同
D.“向使景仁枉道希世”与“枉用相存”(《短歌行》)两句中的“枉”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景仁擅长写文作赋,为人温和平易,谨慎守礼,受到一些大臣的重视,在丞相庞公的举荐下,被特地授予直秘阁一职
B.当时攻击人身阴私的风气盛行,范景仁不同流合污,能援引大义,徜若不是事关朝廷安危和民生疾苦的,都略去不说
C.因爱妾张氏鞭打婢女致死一事,宰相陈恭公被御史上奏揭发,范景仁秉公为陈恭公辩诬,结果惹恼御史,也遭到揭发
D.英宗即位,巾书上奏请求追奉濮安懿王尊号,台谏争相进言提出反对意见,范景仁也上奏,提出了与台谏相反的意见
【高一语文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