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师联盟2024年中考权威预测模拟试卷(五)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答案小巷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安徽省安师联盟2024年中考权威预测模拟试卷(五)历史试题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答案小巷。
安徽省安师联盟2024年中考权威预测模拟试卷(五)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9.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现象表明B.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实现南移D.宋代的制瓷水领先世界C.中国古代丝织生产达到高峰
25.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批评元朝“主荒臣专,威福下移”,认为皇帝息慢、中书省权重是元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他A.废除宰相,加强皇权B.设置三司,分割相权C.设置内阁,强化相权D.设军机处,加强皇权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王韬于同治六年(1867年)冬开始游历欧洲,参观访问法国并与法国学者交往。于同治九年回到香港,编辑了《法国志略》,次年又编撰了《普法战纪》。王韬主张“略古而详今,舍远而志近”,注重法国与邻国的关系,并专载有关通商、军政、物产、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情形。黄遵宪从光绪三年(1877年)任驻日使馆参赞,对日本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于光绪十三年编撰成《日本国志》,将日本数千年历史用国统、邻交、天文、地理等十二“志”列分叙。全书贯穿着“物穷则变,变则通”的历史进化观点,“凡涉西法,尤加详备”,成为当时中国人了解和研究日本的信史。材料二王韬和黄遵宪分别用“逸史氏曰”和“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们在叙述和议论的过程中,都有将中外情形加以比较的倾向。他们不再以“夷狄”看待他国;同时还感到中国旧史书“专叙历代治乱沿革”而对“国势民情”略而不书是重大缺陷,因而有意使用不少篇幅记载法国和日本社会的经济生活、发明创造、人才培养和风俗习尚。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前编(上)》(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韬和黄遵宪的外国史著作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韬和黄遵宪编著外国史的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