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三试卷4月百万联考(指南针)历史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试卷4月百万联考(指南针)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答案小巷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2024学年高三试卷4月百万联考(指南针)历史试题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答案小巷。

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试卷4月百万联考(指南针)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4.康熙鼓隆年间,苏州出现了被称为“棉庄”的地方,它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棉庄储存棉花,卖给农户;收购农户生产的棉布,再把棉布卖给市民。此现象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B.体现商品经济发展水的提高C.表明传统的产业结构逐渐走向解体D.基于民营手工业占主导的现实

2023-2024学年高三试卷4月百万联考(指南针)历史试题答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取代“一边倒”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向也向全方位转变。“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所需大量物资因西方一些国家的“经济封锁”很难获得,急需寻找扩大对外贸易的渠道。此外,由于国内生产关系的变化,新兴国营进出口企业面临建立海外业务联系的新课题。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首届广交会成功创办,迅速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渠道。同时,也向世界表明新中国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贸易关系的愿望。摘编自孟红《追溯广交会二三事》等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全面对外开放,首先从沿海的广东迈出较大的步子。回忆道:广东省委和省玫府根据本省邻近港澳、商品经济比较活跃,对外经济交往历史悠久、祖居于粤的海外华侨和华人为数众多等特点,对举办出口加工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反复讨论和论证,并在领导层中形成了一致意见。1979年4月,在中央召开的专门讨论经济建设的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向邓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邓小平同忘十分赞同这一设想,并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广交会创办的背景及积板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广东在对外开放中首先“迈出较大步子”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指出当时经济特区的主要做法。(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从唐后期、五代到宋朝,土地私有制在土地占有形态中完全占据了压倒优势。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转移十分频繁。两宋时期,与前代相比,土地所有权转移的显著特点,表现为土地买卖的频繁,转移的频率加快。尤其是国家参与到了土地买卖之中,值得重视。宋代文献中出现大量关于典卖、卖绝、断骨、典、当、倚当、抵当、质、倚质、质贸、抵典等类的记载。宋代占全国人户总数中极少的官僚地主和私人大地主约占有全国土地的70%至80%。—摘编自林文勋《宋代土地制度史研究述评》材料二“应典卖,倚当庄宅田土,并立合同契四本,一本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注1022年政府规定)——摘编自徐松《宋会要辑稿》(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土地交易的特点。(6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