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答案小巷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答案小巷。

试题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7.抗日战争时期,330多万四川健儿出川抗战,64万人D为修战时工程服工役民工达300多万人,共修机场33座;供给粮食达8000万石以上,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这表明抗日战争的胜利(A.取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B.源自于斗争形式的多样C.厚植于人民的伟大力量D.得益于英美盟军的支持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甘荜经海陆两路,大约在16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中国。相比此前在其他国家的传播速度,甘薯在中国的传播更为迅速,普及更加全面。16世纪末,福建发生饥荒,巡抚金学曾便大力推广甘薯种植,饥民得以度荒。甘薯本身具有抗涝、耐早、耐瘠等特性,又特别适合中国的地形、土壤、气候条件和中国人的口味。发展至今,中国已是甘薯生产和消费的头号大国。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7500万一8000万亩,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60%,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一摘编自张箭《从美洲到中国:玉米、马铃薯、甘薯的传播之路》材料二明清时期引入中国的作物品种多源自美洲,总数接近30种。其中甘薯、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引入和推广不仅在当时的救荒减灾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及多方面的影响。——摘编自邵侃《明清时期粮食作物的引入和传播一一基于甘薯的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新作物传入中国并推广的影响。(6分)

19.(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长期以来,学界对儒学核心的争论一直围绕着仁和礼而纠缠不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仁和礼的确是儒学中的两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而且在《论语》里被提到的次数最多,显得特别突出。仁和礼在儒学中虽然很重要,且能统摄许多具体概念,然而它们还不能完全统摄儒学之全局,而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和以外,找不出第二个了。从两者的概念容量来看,仁、礼是在周礼支配下的具体的道德规范,而和则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准则。前者可以说是形而下的,属于器和用的范畴;后者可以说是形而上的,属于道和体的范畴,后者可以统摄前者。因此,将和视为儒学的核心是有充分理由的,——摘编自《“和——儒学的最高境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