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赢·2024安徽名校大联考二2历史试题答案

百校联赢·2024安徽名校大联考二2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答案小巷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百校联赢·2024安徽名校大联考二2历史试题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答案小巷。

试题答案

百校联赢·2024安徽名校大联考二2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2.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把农历九月九日作为重阳,而重阳节的求寿之俗则始于汉代。唐代,重阳被政府定为正式节日。宋代,重阳节廷拜先帝、祀三皇,普通百姓则上坟祭奠祖先,这一习俗延续至明清。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这主要说明BA.儒家思想渗人日常生活B.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不断丰富C.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D.中国历代政府推崇尊老敬老

百校联赢·2024安徽名校大联考二2历史试题答案

23.20世纪70年代,印度经济学家阿肖克·米特拉在讨论印度现代化问题时曾说:“在印度,你可以全面地博览从田园生活、封建主义、重商主义、杂乱无章的资本主义到点滴的对社会主义热忱的整个系列。这表明当时印度A.摆脱了殖民主义历史影响B.经济社会结构复杂多元C.现代化改革条件基本成熟D.传统种姓制度根深蒂固

5.明代晚期出生于湖北公安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文学成就卓著,史称“公安三袁”。他们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即“性灵说”,力挽复古颓靡之习气,开一代文学之新风,为關后三四百年间绵延不断的文学革新思潮揭开了宏大序幕。明清性灵文学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播B.明清社会的进步与转型C.“文以载道”思想的传播D.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