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答案小巷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安徽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答案小巷。
安徽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4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1年,清政府因各国皆有专定国乐,更兼为了“整饬礼乐,以正人心”,颁布国歌《巩金瓯》。这首国歌大意是:“承蒙上天庇估,当保牢疆土。老百姓们都欢欣鼓舞,庆幸生于清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苍保佑,会像苍天一样不会塌下,像大海一样不会干枯。”这首国歌颁布仅仅六天后,就爆发了武昌起义,伴随着清朝的灭亡而寿终正寝,——摘编自《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中国近现代史》材料二1913年,《卿云歌》被定为中华民国临时国歌。歌词内容是“卿云烂兮,纠绶绶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1915年,袁世凯准备称帝,废除卿云歌》,启用新国歌;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该国歌销声匿迹。1921年,北洋政府最终确定卿云歌》为国歌,在此期间,学者吴研因提出国歌应该是“有韵的白话歌!古典文章是不行的”。——摘编自李静《民国国歌(卿云歌》的诞生与争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颁布国歌巩金》的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歌卿云歌》创立的背景。根据吴研因对卿云歌》的批评,指出这一时期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征。(4分
1.从河南二里头和时间稍后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发现两地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器物,都有陶盖(酒器)、龙形牙璋(礼器)镶嵌绿松石的铜牌、海贝等。但三星堆独特的青铜神像,金,面具和神树等,显示其特殊的祭祀行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夏人礼仪在古蜀文明中传承B古蜀文明兼收并蓄且个性鲜明C.两地的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D.两地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互鉴
3.宋词的词牌是中原地区的曲调,元曲则主要来源于北方草原蒙古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元曲的体制和宋词很像,但定律格式比宋词更为严格。不过,元曲在字数上相对自由:所用的语言大都为口语。由此可知,元曲A.迎合了政治统治需要B.完成了文学普及化C.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D.适应了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