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九年级考试(双菱形)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答案小巷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安徽省九年级考试(双菱形)历史试题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答案小巷。
安徽省九年级考试(双菱形)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5.1898年8月,清廷为了解京官们对变法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将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印发给各衙门官员签注,指出哪条可行,哪条不可行。结果全部官员都认为设议院、兴民权不可行,包括那些拥护变法与康、梁关系密切的人士。这反映出A.官僚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C.体制内部缺乏深度改制动力B.维新派领导核心的脆弱性D.违背了历史潮流
11.理学家朱熹提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把“人欲”、“私欲”和“天理”对立起来。到明末清初这一观念发生了“巨变”: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王夫之进一步主张“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正面肯定了“人欲”、“私欲”的存在。据此可知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中国开始了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C.人欲战胜了天理并且取得了主导的地位D.人欲私欲在天理范围内获得了一定认同
14.1324一1325年,马里帝国第九位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他在开罗大肆采购,竞至黄金充斥于市,金价大跌,12年后仍不能恢复原价。在14世纪上半叶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标示出了马里之名,并绘有鼓萨·穆萨的形象。这反映出此时马里A.经济发展水提高B.统治阶层腐化堕落C.原始资本积累加速D.对外交往较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