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A-025]历史试题答案

皖江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A-025]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答案小巷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皖江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A-025]历史试题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答案小巷。

试题答案

皖江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A-025]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中华”一词逐渐由宫门名演变为“中国”的另一名号,说明其使用范围扩大,①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就已经产生,②错误;“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说明“中华”一词的内涵在不断丰富,③正确;南朝、北朝都逐渐将“中华”一词作为“中国”的名号,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 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起,清政府在西方耶稣会士的帮助下,历十年之久,对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测量,并利用欧洲测绘技术制成了《康熙皇舆全览图》。《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绘制( )
A. 为《尼布楚条约》签订提供依据 B. 顺应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C. 反映了士人热心西学的开放心态 D. 开创了绘制疆域地图的先例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朝康熙帝时期,我国是大一统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绘制有助于中央政府掌握全国的地理情况,顺应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B项正确;《尼布楚条约》在1689年已经签订,排除A项;《康熙皇舆全览图》绘制的事中国的地理情况,并不能反映对西学的热衷,排除C项;“开创……先例”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在清朝之前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疆域地图的绘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4. 下列表述中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新中国
)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 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 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1)材料一是某学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请将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