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名小渔·2025届高三年级开学调研检测(一)1历史试题答案

琢名小渔·2025届高三年级开学调研检测(一)1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答案小巷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琢名小渔·2025届高三年级开学调研检测(一)1历史试题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答案小巷。

试题答案

琢名小渔·2025届高三年级开学调研检测(一)1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材料一 公元前214年,秦军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郡设守、尉、监御史等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县设令或长,管理各郡县。南海郡在三郡中地位最高,南海郡尉有相对独立和专断的权利。秦朝对岭南的统治,采取政治手段与“五岭之戍”的军事手段交错并用,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实边政策,移民中有商人、文人、谪官、流民,但最主要的还是屯戍军队,这些人促进了岭南的早期开发。——摘编自赵炳林《秦朝对岭南的经略和开发》


图2 图3
——根据张芝联、刘学荣《世界历史地图集》绘制
材料二
1900年,印度只有略高于总人口10%的人生活在城镇中,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进入20世纪以后,印度城市化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尤其是独立以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到1997年,印度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27.3%。不过,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率普遍不及城市人口增长率,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很多居民生活在低矮脏乱的棚户区。此外,印度各邦之间城市化水平相差很大,西部和南部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印度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例如,从1951年开始,印度对大城市新建工业或扩大工业规模实行许可证制度,鼓励发展小型工业,支持在小城市或农村地区建设国有工业企业,并大力建设新城。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印度城市化进程中的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改编自俞金尧等《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以后印度城市化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6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