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答案小巷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6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答案小巷。
2026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详解】根据题干漫画“取消布票添新衣”“西服革履配套的”“呢料不穿爱休闲”“网上购物更便利”和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漫画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小明家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题干漫画可说明改革开放带来新的生活面貌,A项正确;题干漫画没有涉及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等内容,不能反映农村脱贫攻坚战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十四大上提出的,与题干中七八十年代不符,排除C项;“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7.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
A.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设立珠江三角洲等开放区
C. 将海南建成经济特区 D.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和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D项正确;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排除A项;1985年,我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排除B项;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排除C项。故选D项。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免息借贷,免息借贷具有社会救济性质,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排除A项;B、D两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11.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镇普遍兴起,市镇经济对传统的社会意识、当地风俗产生冲击,形成了“好名喜夸”之风,D项正确;“颠覆”表述过于绝对,士大夫传统观念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排除A项;宋朝时期甚至更早以前就已有世俗化审美趣味,“初现”表述错误,排除B项;明清时期社会结构总体稳定,“解体”表述错误,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