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鹀(雀科鹀属鸟类)

栗鹀雀科鹀属鸟类

栗鹀(学名:Emberiza rutila)为雀科鹀属的鸟类,体型略小,身长15厘米,是一种栗色和黄色的鹀。繁殖期雄鸟头、上体及胸栗色而腹部黄色。分布于西伯利亚、漫游至印度以及中国,喜栖于山麓或田间树上以及湖畔或沼泽地的柳林、灌丛或草甸也可见到。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兼食昆虫等。

中文名

栗鹀

拉丁学名

Emberiza rutila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鸟纲

雀形目

雀科

鹀属

栗鹀

雄性成鸟

春羽:上体自头至尾上覆羽,包括头侧、翼覆羽、颏、喉和上胸均栗红色,至腰和尾上覆羽色较浅淡,各羽微镶灰绿;小翼羽黑色;初级覆羽暗褐色,羽缘青绿;飞羽暗褐,羽缘橄榄绿;初级飞羽羽缘淡绿黄,内侧次级飞羽表面栗红;尾羽暗褐、羽缘青绿,外侧两对尾羽外翈具小形的色端斑;下体自下胸以下,包括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深硫黄色;体侧和两胁橄榄绿色,具暗黑色条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微沾淡黄,羽基污暗。

秋羽与春羽的区别在于栗红色部分色较深暗,几呈锈褐色而具橄榄黄色羽缘;颏、喉和上胸的羽端常呈白色;其它体羽部分色泽较深。

雌性成鸟

春羽:眼先、眼周和模糊眉纹均淡灰色;耳羽淡灰褐色,沿上缘有一细黑纹;头上部栗褐,中央黄褐,各羽均具黑色条纹;上背和肩羽栗褐,具黑色宽条纹;下背和腰淡栗红色,长形尾上覆羽无栗红而具灰缘,中央色暗;翼覆羽黑褐,羽缘橄榄灰,羽端黄白;小翼羽、初级覆羽和飞羽暗褐,羽缘橄榄褐色,次级飞羽微缘以红色;尾羽较雄者色淡;颊、颏和喉淡牛皮黄色,颧纹黑色,下体余部浅硫黄色,胸部具有暗色轴纹;体侧和两胁灰绿,具亮黑褐色纵纹。

秋羽与春羽近似,仅是绿黄部分被淡褐代替了,而黑色条纵纹不著。

幼鸟

与雌性成鸟不同,下体条纹一般相似,但比老鸟更淡黄,喉、胸和体侧具带黑色的条纹,上体棕褐,具黑色纵纹,下背和腰比背更棕,并具黑色纵纹,幼鸟一般与小鹀相似,但下体呈黄色便可识别。冬季时,翕和背部灰色较著,羽端尚具黑色点斑。虹膜褐色;上嘴棕褐色,下嘴淡褐色;脚淡肉褐色。

栖息环境

喜栖于山麓或田间树上,湖畔或沼泽地的柳林、灌丛或草甸可能见到。

生活习性

多成小群活动,一般由数只或由10~30只个体组成。性不大怯疑,人们接近时才飞离。鸣声宏亮而带金属声,单音鸣叫时声低,似“ji”声;鸣啭时为3个音节,音似“liao-liao-li”,但与黄胸鹀鸣声不同。鸣叫时多停于树顶或枝梢上。

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兼食昆虫等,食物中有杂草种子、栗、稻、高粱等谷物和杨、榆、桦等鳞芽以及昆虫等,繁殖期次昆虫及其幼虫为主。在河北省食物有小米、高粱和昆虫,在秦岭食物中有金龟甲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多见于喜栖于山麓或田间树上以及湖畔或沼泽地的柳林、灌丛或草甸也可见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蒙古。

繁殖方式

5月中下旬自中国南方迁至东北平原,停留数日后继续北上,5月下旬见于五营、带岭,同时也见于海拉尔林区,成群生活,鸣叫甚烈,不久即散群成对。此时雄鸟不停地鸣叫。巢筑于落叶松林下灌丛和草丛的地面上,以细干草构成,内垫羽毛和细根。巢外径10.8cm,内径6.2cm,深4.7cm,6月上旬产卵,每产多4枚,卵壳砂黄色,壳斑灰褐色,表斑为淡橄榄色,并散有黑色点斑和线纹。

卵的大小为17~18.3mm×17.7~14.2mm。9月份家族群由大兴安岭南迁,9~10月见于河北省,10月见于长江下游,冬季在云南的数量很多;但此时也有少数见于福建和江西的山区。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参考资料

1.栗鹀 Emberiza rutila Pallas·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标签: 栗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