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蛭(动物界蛭纲动物)

山蛭动物界蛭纲动物

山蛭也叫旱蚂蟥,在动物分类上,它和蚯蚓同属环节动物。山蛭常栖息于我国南方潮湿的山区草地或竹林里,是山林中有名的“吸血鬼”。山蛭口里能分泌抗凝血的物质,破坏了血液中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因此被山蛭咬过的伤口常血流不止。山蛭身体分成27节,头尾各有一个吸盘。山蛭是陆地吸血的蚂蟥,在中国主要的有日本山蛭(H.japonica)、天目山蛭(H.tianmushana)、海南山蛭(H.hainana)、盐源山蛭(H.yanyuanensis)等。山蛭所产卵茧是圆的,茧壁分两层,内层光滑,外层为蜂窝状或海绵状。

中文名

山蛭

动物界

蛭纲

分布区域

滇西、西南部山林中

别称

旱蚂蟥,

拦路打劫的山蛭

山蛭身体分成27节,头尾各有一个吸盘。前吸盘的中央是口,口内有三个肉颚成“Y”形,每个肉颚的纵脊上有一列小齿。当人或动物在山林中行走时,山蛭就不知不觉地爬到腿上,乘机拦路打劫。它用两个吸盘牢牢地吸着皮肤,再用口中的颚在皮肤上切开“Y”的伤口,吸食血液。由于山蛭口里能分泌抗凝血的物质,破坏了血液中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因此被山蛭咬过的伤口常血流不止。在医院,医生也常利用这一特性,用山蛭或其他蚂蟥来治疗病人的局部充血。

生活习性与繁殖

山蛭是陆地吸血的蚂蟥,在中国主要的有日本山蛭(H.japonica)、天目山蛭(H.tianmushana)、海南山蛭(H.hainana)、盐源山蛭(H.yanyuanensis)等。

日本山蛭体长25~36毫米,体宽2~3.5毫米,体色黄褐,有深绿色背纵纹3条,广布于滇西、西南部,喜欢在草丛基部潜伏,如人畜走过,日本山蛭会用尺蠖式运动,迅速爬上人畜,在脚、小腿、颈等处吸血,在15~30分钟内吸饱掉落而去,伤口流血要继续1小时以上才停止,可因抓痒引起继发炎症化脓。日本山蛭清晨与雨后极为活跃,中午前后及干旱时较少活动,繁殖季节5~10月,6~8月数量最多。山蛭所产卵茧是圆的,茧壁分两层,内层光滑,外层为蜂窝状或海绵状。

应用价值

医学

山蛭口里能分泌抗凝血的物质,破坏了血液中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因此被山蛭咬过的伤口常血流不止。在医院,医生也常利用这一特性,用山蛭或其他蚂蟥来治疗病人的局部充血。

气象

虽然蚂蟥不是好家伙,但水蛭却能准确地预报天气,因为它对水中缺氧十分敏感。在下雨前,气压低、湿度大,水中缺氧,水蛭呼吸十分困难,所以在水中焦躁不安,上下翻滚,预示暴风雨就要来临。[1]

参考资料

1.i开头的唯美句子 LZW开头的唯美英文句子·美文摘抄

标签: 山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