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城镇化,通常指人口向城镇集中或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从而变乡村人口为城镇人口,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也含静态意义,表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或接近饱和,城市生活方式全面普及的一种状态。或称人口城市化。
中文名人口城镇化
实现“以城带镇”的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速度快,发展不平衡
指标
反映人口城镇化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百分比的高低与城乡划分标准有关,各国情况不同,划分城乡人口的标准也颇有出入。标准低的国家,100人以上的商业中心即被认为是城镇(乌干达);标准高的国家,20000人口以上的聚居地才算作城镇(尼日利亚、毛里求斯)。以居民人数为城乡划分主要标准的国家,大多数把人口下限定在1000~10000人之间。
有的国家不用人口标准,只按一定等级的行政中心来确定。至于城镇统计人口的地域范围,更无统一标准。因此,人口城镇化程度在国与国之间缺乏可比性,世界城镇化水平的衡量,只能根据各国厘定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城镇统计范围的统计数字。
我也注意到了有关城镇化及其城镇化测量方面的讨论,我想专家所谈到目前35%左右的城镇化率很可能就是依据公安部门的户籍资料计算的城镇化水平。按户籍人口计算,城镇的非农户口的人口与全国人口的比例恰恰也就在35%左右。[1]
国家统计局去年通报发布的城镇化率是52.57%,口径是常住人口,即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所谓常住人口就是城里面居住6个月以上的这部分人群,包括一次性居住6个月,或者是一年之内居住过6个月以上,这都被统计为常住人口,这个概念和口径是和国际上其他国家一致的。这两个数据之所以有差距主要是指标的定义口径和数据来源不一样,这是很正常的。
历史
广义地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城市开始出现的时代。随着社会的进化,城镇数目增多,规模增大,城镇人口也逐渐增加。但直到18世纪,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还是微不足道的。只是到了工业革命以后,城镇化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1800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1900年增加到13.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更快,1950年为28.4%,1985年已达到41%。
运动
上山下乡运动,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城镇一胎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而实行的城镇生育一胎政策。
随着我国进入低生育率和老龄化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2012年)已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也提出“逐步完善人口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适应我国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趋势,统筹解决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均衡生育,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最为可行也最为公平的选择;在发达国家实现代际均衡的生育率为2.17胎,在发展中国家实现代际均衡的生育率为2.3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理想的生育率是2.3胎。
2010年人口普查长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18110,其中“城市”为0.88210,“镇”为1.15340,“乡村”为1.43755。要将中国的生育率调控到2.3胎,实行“鼓励二胎、充许一胎、征税多胎和无胎”的生育政策是最理想的选择(俄罗斯已经对无胎征税),这有利于实现人口调控的“费改税”,并从根本上减少中国政府的非税收入,改善政府形象。同时,还有利于形成“普通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和少胎”的理想人口结构,有利于增加中产阶层的比重,尽快使中国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动力因素
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是城镇兴起和存在的一般前提。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这个制约因素实际上是城镇发展的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动力因素发生变化。
在农业技术足以使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出能供养十几人以至几十人的农产品的今天,城镇化进程主要取决于工业化和在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城镇一般具有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第二、三产业需要利用这种优势并产生集聚效益,从而促使人口向城镇集中。
参考资料1.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数据来源不同 有差距属正常·中央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