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龙,就是一条条用一块块凳板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盛行于浦江县乡村,广泛流传于江南沿海各省。不仅保留了我国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的传统民间文化,同时,又保留了书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2006年,浦江板凳龙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文名板凳龙
江浙地区
汉族传统民俗活动
梅竹灯
简介
板凳龙是一种舞龙运动。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1]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
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龙舞还有"干龙"、"湿龙"之分,"干龙"多为娱乐,"湿龙" 则为求雨。"龙"到之处,百姓必泼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湿。
耍法
板凳龙有多种式样的耍法。有独凳龙。一条家用普通花条板凳饰以彩龙(木刻或扎纸校彩绘),可由二人至三人舞。一人玩时,两手分别执前后腿。
二人玩时,一人执前两腿,另一人执后两腿。三人玩时,前二人各以侧手执一腿,后一人双手执两腿。舞动时按照规定套路,合着鼓点,有规律、有节奏地舞出各种花样。有多凳龙,由五至十一人组成,每人各举一凳。前一名示龙头,后一名示龙尾,其余为龙身。另由二人举宝珠逗引龙行进,数人协调行动,节节相随,时起时落,穿来摆去。
有时一条龙从头到尾,要用八十多条板凳相连,板与板之间用一木棍相连,每一个木棍有一人拿着,每条板凳上都扎着花灯(替代龙体),花灯上都画了自己喜欢的花草、树、鸟等图案,由于每只花灯都按自己的喜好所画,为此八十多只花灯的图案竟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条龙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图案。
到了夜晚,花灯内点燃烛光,形成一条长长的灯。有篾扎板凳龙,即用竹篾扎成龙形置于板凳之上 ,以木脚示龙爪,造型逼真。耍板凳龙又分两种舞式,一为独凳龙,一为九节龙(九张板凳相接)。舞板凳龙动作有"二龙抢珠"、"黄龙穿花"、"二 龙戏水"、"金蝉脱壳"、"黄龙盘身"等。
板凳龙其中较为有名的一个分支是江苏兴化沙沟的民间板凳龙。沙沟板凳龙源自明末清初的东岳庙会,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目前沙沟“板凳龙”已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兴化市沙沟镇的“板凳龙”健身舞队,代表泰州市参加在邳州举行的江苏省第三届全民健身创新项目展示表演,获优秀表演奖和优秀创新奖。
历史
舞板凳龙,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每年元宵节前后,温州的许多地方都会举行舞板凳龙活动,三四天内游遍全乡各村。板凳龙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龙”。
它由龙头、龙中段、龙尾三部分组成,龙身则是几十乃至上百档形似板凳的木板连接而成,每个板凳上均装有彩色灯笼。舞龙手们都是当地百里挑一的壮汉,个个穿草鞋,打绑腿,扎腰带,生龙活虎般勇猛。
舞龙时,前有大红灯笼开道,后有五彩旗幡拥随,鼓乐喧天,长号动地,流光溢彩的巨龙,时而似游龙嬉水,排成一字长蛇阵;时而似蛟龙出海,山呼海啸般飞旋于村头街巷,好生雄壮、闹猛!它既舞出了数十代人的甘与苦,也舞出了山里汉子的威武和骄傲。
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传统“龙文化”的影响,多少年来,一直视龙为“神灵”的山里人,给板凳龙蒙上了种种神秘的色彩。那时“开龙”和“安龙”,必择“黄道吉日”,摆设香案,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舞龙时还要唱的猜龙歌,每到一地更是人山人海,欢呼鼎沸。当板凳龙游到家门口时,家家户户以烟花、爆竹、“踏红”来迎接,以祝福来年平安幸福!
活动地区
在福建大田县、尤溪梅仙镇和浙江金华婺城区、东阳市、浦江县、东阳市、永康市、义乌市、兰溪市、磐安县、温州市永嘉县、丽水市云和县、重庆市的巴县等也有舞板凳龙的习俗。
吉尼斯记录
2003年2月18日,东阳市花园村曾经组织长达1788桥的龙灯,创下吉尼斯纪录。2009年2月12日,他们再次挑战极限。 经东阳市公证处人员公证,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申请手续已经寄到英国总部。扛这条龙的包括替补队员有5000多人,观看的则有20多万人。
情趣无穷的土家“板凳龙”,小巧灵活,别具风采,是渝东南石柱土家族人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活动和民间文娱项目,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土家族的“板凳龙”,舞姿灵活多变,最基本的舞龙动作是“鸭子步”,和“龙点头”。舞龙人踏着锣声鼓点,龙头高低上下点头,一步一抬头,一步一点头。
复杂的“穿花”舞龙动作,要求玩龙尾的一人手持龙脚里外穿梭,翻滚摆拉起舞,难度较大。一般的“鸭子步”、“龙点头”舞姿男女老幼皆可玩舞。舞板凳龙,既是强身壮体的健美活动,又是陶冶情操的民间舞蹈。
凡节日喜庆,能歌善舞的土家人,就敲起锣,打起鼓,吹起唢呐,奏起乐,高举板凳龙,随地起舞。特别是每年正月初九至元宵佳节的热闹喜庆日子里,到山寨逐村串户玩龙拜年贺喜。特别是元宵之夜,成了龙的海洋。土家人踏着欢快的锣声鼓点,在火树银花中抒发着自己的豪情,展现自己的风姿。
参考资料1.简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