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医学术语)

成分输血医学术语

成分输血的定义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的优点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各地应积极推广。

中文名

成分输血

英文名

transfusion of blood components

根 据

血液比重不同划分

依 据

病情需要输注有关的成分

概述

输全血有时可能既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又会引起某些副作用,而对血液也是一种浪费。例如患血小板减少的或粒细胞减少症,输全血很难达到提高血小板及白细胞数量的目的。如大量输血,又会因血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心脏的负担。所经,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成分输血,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缺点

全血并不全

血液离开血循环,发生“保存损害”;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只对红细胞有保存作用;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4±2)℃保存有害;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很难保存;凝血因子Ⅷ和Ⅴ不稳定,保存1d~3d活性丧失。

全血有哪些主要缺点

1、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因为全血中的血浆可扩充血容量,所以血容量正常的患者输血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2、全血输入越多,代谢负担越重。由于全血中细胞碎片多,全血的血浆内乳酸、钠、钾、氨等成分含量高,故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3、输全血比任何血液成分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因为人的血型十分复杂,同种异体辅血,尤其是输全血,将有大量的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无效。

优点

①提高疗效,患者需要什么成分,就补充什么,特别是将血液成分提纯,浓缩而得到高将近价的制品;

②减少反应,血液成分复杂,有多种抗原系统,再加上血浆中的各种特异抗体,输血更容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③合理使用,将全血分离制成不同的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成分,供不同的目的就应用;

④经济,既可节省宝贵的血液,又可减少经济负担。

意义

成分输血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国际上输成分血的比例已经达到90%以上,输全血不到10%,发达国家比例已经超过95%。

我国的成分输血赴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但在大城市成分输血比例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北京市的成分输血率已达到96%以上。但是,这其中绝大部分成分血来源于全血采集之后的再次人工分离,其质量低于使用专门设备采集的成分血。据专业人士介绍,采集成分血与采集全血过程一致,只不过采集成分血必须依靠先进的机器设备,因此,街头的无偿献血车无法做到,必须到指定的地点。

参考资料

1.成分输血指南·医学教育网

标签: 成分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