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是反安慰剂效应,即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安慰剂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的,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对此效应的大小,研究仍存在争议。
中文名安慰剂效应
伪药效应
发现安慰剂效应
1955年,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首次提出安慰剂效应,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non-specific effe 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subject-expectancy effect)。 有报告纪录,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实验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美国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测试,方能获得认可。
研究发现模拟手术亦会出现相似的现象,因此有部分外科手术技术必须进行安慰剂对照研究。美国曾公布了一项有关抗抑郁药的整合分析,发现服用安慰剂的群组中出现自杀或企图自杀的情况下降了30%。
安慰剂与痛楚
严谨的研究发现,安慰剂可以舒缓痛症,而安慰剂对于舒缓早前已出现的痛楚比由实验诱发的痛楚更为有效。但是医生迪伦·伊文斯于2004年提出质疑,指出安慰剂效应是透过抑压身体急性反应而出现,不是以急性反应为主导的医学症状不会出现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与抑郁
2002年,Andrew F. Leuchter以定量脑电图技术研究安慰剂效应,发现出现安慰剂效应的抑郁症病人,大脑血液的流动会出现变化,而对抗抑郁药有反应的病人,亦有同样的脑部功能变化。
作用原理
对于安慰剂如何产生作用,有以下两个假设:病人期望效应(Subject-expectancy effect)及条件反射。
病人期望带来效应
安慰剂病人期望效应引导病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报告病情得到改善,因此导致安慰剂效应的出现。Asbjørn Hróbjartsson 于文章中质疑“大部分病人有礼貌地倾向为迎合实验人员而报告病情得到改善,即使他们并不感到改善。”主观的偏见亦可能使病人潜意识相信病情因为得到关注及照料而改善。
条件反射带来效应
古典制约是一种关联学习模式,使受训者在特定情况下作出特定的反应。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于每次给予狗食物之前都发出铃声,经多次反复后,每当铃声一响,狗就会自动分泌唾液,原因是狗已经学习到将铃声及食物关联起来。所以,安慰剂使病人产生与有效药物相似的生物反应,也是安慰剂效应产生的可能原因之一。
医疗应用安慰剂效应(漫画)
医务人员可利用安慰剂,以激发一些重症病人的安慰剂效应,提高他们对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病人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较为普遍,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
生活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安慰剂效应也可应用,解决一些在紧急条件或者特殊条件下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望梅止渴等现象。
心理咨询应用
心理医生说服患者相信治疗会使他们身体症状好转,或者提供安慰剂的方式能够增强其心理效果,让病人自信可以战胜病魔,安慰剂药物或医疗过程的效力会大大提高。例如:注射安慰剂比服用安慰剂通常效果要好,因为注射药物比吞服药片能产生更大的心理影响。研究发现,以药片的方式服用安慰剂时,其颜色、大小和形状都会影响其效果。
争议
安慰剂效应2001年,Asbjørn Hróbjartsson发表研究结果质疑安慰剂效应。他认为与不接受治疗的群组比较,不论结果是主观的或是客观的,安慰剂都没有重大的影响力。在试验中,安慰剂有正面影响,但影响力随着试验群组增大而下降,这显示安慰剂影响可能只是偏见所造成的,因为何安慰剂效应在一些偏重主观性质的病患(例如头痛、胃痛、哮喘、敏感、压力、痛症)中较容易表现出来。
安慰剂研究专家罗莎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安慰剂未必能起到真正又持久的疗效,而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却会被耽误。因此在疾病救治过程中,应该谨慎使用,以免耽误真正的治疗。
相关发现
2012年9月10日,英国研究人员做出数学模型,分析免疫系统运转的成本和收益,从进化角度解释免疫系统是否受精神控制,可否激活免疫系统[2]。研究人员认为,安慰剂效应可能有助于激活免疫系统,未来安慰剂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而非治疗效果。更好地理解安慰剂的作用可能改变医疗人员治疗方法,挽救患者性命。
参考资料1.安慰剂效应_心理学上的霍桑效应 安慰剂效应 约翰亨利效应分别·早旭阅读网
2.安慰剂效应有新解 或有助激活免疫系统·生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