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文名

两型社会

外文名

conservation society

内 容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出时间

十七大会议之后

试 点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

和谐理念

城乡统筹、人地协调

核 心

可持续发展

1.和谐性。

两型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全面和谐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建设两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本质上讲,资源环境问题虽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而其实质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谐问题。

2.系统复合性。

两型社会的突出特征是其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变革的系统复合性。资源环境问题是自然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更是文化观念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两型社会也是一个“复合体”,由节约友好型技术、节约友好型产品、节约友好型产业、节约友好型企业、节约友好型社会等等组成。

3.广泛参与性。

两型社会是一个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两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引导,企业积极地参与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全社会自下而上培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真正形成建设两型社会的广泛共识。并把这种意识与共识付诸到日常的行为中去。

4.开放性。

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谋求旨在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体制,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各类组织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要求开放合作、改革创新,而不是那种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一切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生态保护区”。

马克思和两型社会的联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主要包括:其一,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作为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物质进化的最高形态。“自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然指的是整个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狭义的自然则是指自然界,即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关注的“自然”是狭义自然中的“人化自然”,即进入人类视野,即将或者已经被人类的实践活动所改造的那部分自然。人不可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人对自然界具有一种依赖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其二,自然界制约着人的活动。人类为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归根到底都要取之于生物圈所提供的自然资源。

其三,人要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将受到惩罚。恩格斯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警告后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思想意识与政策法规体制,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节约资源是环境友好的基本前提,环境友好又能促进资源节约。过去,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总是认为环境是无生命的、被动的,自然界只是我们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环境友好,则把环境看作我们人类的朋友,主张人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环境友好这一概念的提出,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与制约的思想,又指明了我们应该对自然采取的正确态度——友好相处。

关键

区域经济一体化:

(1)将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引导城市圈城市按当地实际,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并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形成产业发展一体化。

(2)突破行政壁垒,探索区域一体化财税政策,在城市圈内实行税收分成制。

区域创新:

(1)积极整合科教资源,促进大学、科研机构体制改革,构建科教资源共享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

(2)推进城市圈内高新区快速发展,形成东湖高新区与黄石、鄂州、黄冈、孝感4个省级高新区的互动发展机制。

现代服务业:

(1)重点是放宽市场准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突破性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2)大力推进金融主体、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方式的改革创新,增强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发展和完善各类专业市场和要素市场,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实现服务业在城市圈内的繁荣与发展。

区域公共服务:

(1)推进现代城市规划、建设、营运、管理体制创新,加快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探索建立全国性、区域性铁、水、公、空综合交通运输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最佳衔接”、“最少换乘”目标。

(3)加快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交、电讯等公用事业改革,推进公交、电讯同城收费,探索建立城市间轨道的共建机制,实现城市间人流、信息流的最大融合。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1)调整和优化区域城乡规划,划定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2)探索建立区域内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的市场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3)推进城市水业市场化改革,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城市群。

节约和集约用地:

(1)整合城市圈土地有形市场,推行城市土地投资强度分级分类控制,最大限度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2)将农村集体用地纳入统一管理,开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一级市场,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

(3)完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城乡协调:

(1)探索建立武汉和周边8个城市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并建立以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武汉城市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2)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城镇体系。

建设标准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省政府新闻办2011年6月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省长株潭两型办副主任陈晓红发布了“两型社会”建设第二批标准,包括“两型”产业、“两型”园区、“两型”企业、“两型”村庄、“两型”县、“两型”镇、“两型”机关、“两型”家庭、“两型”学校、“两型”医院、“两型”社区、“两型”农村12项“两型社会”标准。

如何来落实这些标准呢?陈晓红表示,目前标准还是指导性文件,不具备强制性。接下来,我省将做好“两型”标准的跟踪修订和完善升级。努力将“两型”标准升级为地方标准,通过立法来让标准强制实施。加强部门联动,推动出台与实施“两型”标准配套的产业、财税、金融等方面政策措施。 

“两型”机关

根据新下发的“两型”机关建设标准,机关单位的综合电耗、办公场所禁烟率、无纸化办公等都有了详细的量化指标。标准要求,机关办公场所禁烟需达到100%,考虑到原料获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要求机关绿色采购率要达9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无纸化办公率也被要求达到100%,以减少消耗,促进资源节约。此外,噪声控制在55分贝以内、使用节水器具、垃圾分类处理、无因行政(服务)不当引起的行政投诉、行政复议和上访等,都被纳入“两型”机关标准范围。

“两型”家庭

新下发的标准创新性地提出了“两型”家庭建设的概念,要求每一个家庭成员崇尚俭约生活,追求低能环保,践行绿色生活。新发布的标准囊括了美化家庭环境的内容,鼓励市民养殖绿色植物、花卉等,通过自然生态的方式营造宜居生活环境。比如生活垃圾投放分类,使用节能日光灯,洗涮用水冲厕所等。为了维护夫妻感情,标准还要求夫妻应相互尊重、互相忍让、任何一方不得有婚外情。

“两型”社区

要求社区推广低碳生活,环境整洁,公共区域采用太阳能供电、安装感应式节水阀,生活污水资源化。建立环保公众参与机制,居民自觉使用清洁能源,使用环保型日用品,如可重复使用的菜篮子、布袋子,绿色出行。加强社区治安,减少灾害事故发生,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两型”医院

看病难看病贵是市民反映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为了缓解医患矛盾,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新标准规定医疗机构治疗包括病毒性肝炎、浸润性肺结核、急性心肌梗塞等30种常见疾病的人均住院,医药费用须低于该同期全国同级别医院的平均值。

 

参考资料

1.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易企询

2.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发展的战略选择·新浪

标签: 两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