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木莲(木兰科植物)

红花木莲木兰科植物

红花木莲(学名:Manglietia insignis),又名红色木莲,渐危种。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40至60厘米。一般春末换叶,结实有大小年,种子靠鸟类传播。花期5、6月,果熟8、9月,其树叶浓绿、秀气、革质,单叶互生,呈长圆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披针形,树形繁茂优美,花色艳丽芳香,为名贵稀有观赏树种,被列为国家3级保护植物。红花木莲耐阴,喜湿润、肥沃的土壤,木质优良。在东部我见于海拔900-1600米,西部可达海拔2600米。尼泊尔、印度东北部、缅甸及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属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渐危2级。

木莲在树木墙垣上蔓延生长,四季不凋零。叶片厚实坚硬,不开花就结果。

拉丁学名

Manglietia insigni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木兰亚纲 Magnoliidae

毛莨目

木兰科

木兰族,木莲亚族

木莲属

红花木莲

保护级别

3级

中文学名

红花木莲

二名法

Manglietiainsignis(Wall.)Bl.

别称

红色木莲、莲花、细花木莲、厚朴、土厚朴、小叶子厚朴

分布

湖南、贵州、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米易)、西藏

系统

恩格勒系统1964

性味

苦;辛;性温

海拔下上限

900—2600(米)

出处

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

种属概述

红花木莲

拉丁名:Manglietiainsignis(Wall.)Bl.

中文名:红花木莲

拉丁科名:Magnoliaceae

中文科名:木兰科

保护级别:3级

分布:湖南、贵州、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米易)、西藏(墨脱)

气候类型:温凉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少,云雾多,湿度大

年降水量:1500-

土壤PH值:4.5-6.0

土壤类型:黄壤或黄棕壤

红花木莲

群落特征: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伴生种:鹿角栲CastanopsislamontiiHance,亮叶含笑MicheliafulgensDandy.,木莲ManglietiafordianaOliv.,木瓜红RehderodendronmacrocarpumHu,瑞丽山龙眼HeliciashweliensisW.W.Smith.

花期:5-6月

果期:8-9月

现状:渐危种。分布区域虽然较广,但分布零星,数量较少,由于不断采伐利用,有灭绝的危险。

海拔下限(米):900

海拔上限(米):东部1600西部260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40厘米;小枝无毛或幼嫩时在节上被锈色或黄褐毛柔毛。

叶革质,倒披针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26厘米,宽4-10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自2/3以下渐窄至基部,上面无毛,下面中脉具红褐色柔毛或散生平伏微毛;侧脉每边12-24条;叶柄长1.8-3.5厘米;托叶痕长0.5-1.2厘米。

花芳香,花梗粗壮,直径8-10毫米,离花被片下约1厘米处具1苞片脱落环痕,花被片9-12,外轮3片褐色,腹面染红色或紫红色,倒卵状长圆形长约7厘米,向外反曲,中内轮6-9片,直立,乳白色染粉红色,倒卵状匙形,长5-7厘米,1/4以下渐狭成爪;雄蕊长10-18毫米,两药室稍分离,药隔伸出成三角尖,花丝与药隔伸出部分近等长;雌蕊群圆柱形,长5-6厘米,心皮无声,露出背面具浅沟。聚合果鲜时紫红色,卵状长圆形,长7-12厘米;蓇葖背缝全裂,具乳头状突起。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红花木莲耐阴,喜湿润、肥沃的土壤,木质优良。生于海拔1700-25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

地理分布

产于湖南西南部、广西、四川西南部、贵州(雷公山、梵净山、安龙)、云南(景东、无量山、红河、文山)、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900-1 200米的林间。尼泊尔、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红花木莲

分布区属中亚热带,向南可伸至南亚热带和北热带,气候温凉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少,云雾多,湿度大,年平均温约13℃,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4.5-6.0;大多零星混杂在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在云南常与鹿角栲CastanopsislamontiiHance、亮叶含笑MicheliafulgensDandy.、木莲ManglietiafordianaOliv.、木瓜红RehderodendronmacrocarpumHu、瑞丽山龙眼HeliciashweliensisW.W.Smith.等混生成林。一般春末换叶,结实有大小年,种子靠鸟类传播。果实成熟后,蓇葖沿背缝开裂,种子成熟时悬挂于白色丝状珠柄上,招引鸟类啄食。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围

红花木莲主要分布于湖南西部城步、新宁、武冈,贵州北部绥阳、江口和东南部凯里、雷山、三都、榕江,广西全州、龙胜、资源、罗成、融水,云南广南、富宁、文山、麻栗坡、马关、金平、红河、屏边、蒙自、石屏、元江、新平、峨山、景东、临沧、沧源、镇康、凤庆、龙陵、保山、漾冲、贡山,东南部察隅等地区。在东部我见于海拔900-1600米,西部可达海拔2600米。尼泊尔、印度东北部、缅甸及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属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渐危2级。

花粉细胞

对红花木莲Manglietiapatungensis及其近缘种乳源木莲M.yuyuanensis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乳源木莲与红花木莲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相同,但不经任何人为因素诱导,它们之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上有明显差异。

(1)红花木莲减数分裂中期Ⅰ构型为0.30Ⅳ 18.33Ⅱ 0.15Ⅰ,与乳源木莲构型19Ⅱ不同,红花木莲可能存在同臂内倒位杂合子,染色体结构存在一定的杂合性。

(2)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行为异常现象发生频率明显不同。以后期Ⅱ为例,乳源木莲减数分裂相中有迟滞染色体的细胞占8.8%,迟滞染色体不超过2个;红花木莲有迟滞染色体等异常现象的细胞占29.2%,迟滞染色体最高达11个,还出现染色体碎裂成断片现象。红花木莲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表现出染色体结构杂合变异和迟滞染色体与染色体的断裂频率很高的异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雄配子体的发育。

红花木莲(ManglietiapatungensisHu)的花发育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巴东木莲花顶生,花器官头年年底开始分化到第二年三月分化出花被、雌雄蕊群直至6月发育成熟。

雌蕊成熟时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合点端发育成功能大孢子,珠孔端的三个退化,大孢子为单孢子发生型,胚囊发育方式属蓼型;雄蕊花药外侧壁玫瑰红色,内侧有四个白色花粉囊,绒毡层有1层多核细胞,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左右对称形和交叉形,四面体形,偶为T字形和线形,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在红花木莲花发育和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未见异常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该物种的花器官发育以及雌、雄配子体发育并不构成导致该物种濒危的因素。

生殖发育

红花木莲

大孢子的发生

濒危植物红花木莲(ManglietiainsignisBl.)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 红花木莲每朵花心皮数为48-73枚,每心皮内胚珠数4-8颗不等,多数是6颗或8颗,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胚囊发育为蓼型,胚珠具珠孔塞.成熟胚囊的卵细胞败育率高达79.1%,这是造成栽培红花木莲结籽率低的主要原因.较低的结籽率影响了红花木莲迁地保护的有效性。

红花木莲Manglietiainsignis(Wall.)Bl.的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的发育以及花粉萌发情况。 红花木莲花药具有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5-6层。腺质绒毡层具2-3层细胞;小孢子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修饰性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交叉型或左右对称型,偶为直线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花粉粒。同时报道了红花木莲在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的特有现象。花粉萌发率为14.7%-25.3%。联系红花木莲花粉粒数目和胚珠数目进行探讨,认为雄配子体发育不是影响红花木莲结籽率低的主要因素。

濒危及保护

濒危原因

红花木莲(Manglietiainsignis(wall)Blume)是木兰科木莲属中比较原始的种类,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在研究该属分类、分布和我国与比邻地区的植物区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其树形优美,四季常绿,花大而美丽,是很好的庭院观赏树种,且树干通直,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其自身和人为的种种原因,成年植株数量逐渐减少,到了濒危的境地。

红花木莲是原始的木莲属中比较原始的种类。对研究该属分类、分布及我国与毗邻地区的植物区系有一定意义。红花木莲,木兰科木莲属稀有种,属常绿阔叶乔木,树高可达30多米,胸径最大可达60厘米以上,能耐零下16度低温。其树叶浓绿、秀气、革质,单叶互生,呈长圆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披针形,树形繁茂优美,花色艳丽芳香,为名贵稀有观赏树种。

保护措施

分布区内已建立了一些自然保护区,例如湖南新宁紫云山、武岗云山,广西龙胜花坪和苗儿山,贵州梵净山和雷公山等,应明确将其列入保护对象,加强管理。有关单位应引种栽培,并在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红花木莲适应性强,高山、丘陵长势均佳,一年生苗若能搭棚遮荫,肥培管理到位,苗高能达50厘米以上。5年生苗即开花结果,花期5-6月,花开时鲜艳夺目,并有三大特点,一是含苞待放时,颜色最为艳丽,二是花色随气温而变,气温越低,颜色越红,气温升高,颜色则淡,三是嫩花瓣可以食用,配以作料,即成佳肴。 其果熟期9-10月,深红色果实悬挂枝头,颇为美观,成为秋天一大景观。

苗期光合特性

通过对濒危植物红花木莲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木莲苗期的光合日进程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9:00和下午15:00左右。在中午13: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明显下降的光午休现象.光午休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当时气温的升高和湿度饱和差的增加有关,因此使叶保卫细胞失水增多导致气孔导度减小以致引起光合速率下降。此外,也可能与二氧化碳羧化酶的活性降低有关。分析红花木莲苗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发现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有较大的一致性。

对红花木莲的叶片的光响应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红花木莲苗期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其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200-1300μmolCO2.m-2.s-1和23.487μmol.m-2s-1。

红花木莲1年生苗木苗高生长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7月中旬和9月下旬;地径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比苗高迟30-40d,分别在8月下旬和10月下旬;将苗木生长期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阶段。根据各阶段苗木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关键育苗技术措施,以提高苗木的成苗率、质量与产量。

苗木技术标准

苗木技术标准包括苗木材料特性和生长表现特性。苗木材料特性包括形态与生理方面的特性,而且是可以测量的,如形态的苗高、地径、根量;生理的芽休眠、水分状态、养分状态等。生长表现特性则为苗木在特定的生长环境中栽植后的所有表现,如根生长潜能、耐寒力、环境逆压耐受能力等。

事实上,苗木的外观形态可作为苗木品质优劣的技术标准。因此可由最容易测量的苗木外部形态,如苗高、地径、重量、根系与梢/根比加以评估分级。苗高是指苗木顶芽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地径指苗干接近地面处的直径。重量包括鲜重和干重,表示苗木在生长期积累光合作用产物的能力,苗木干物质的贮存状况,将直接影响其在造林地上的生长。根系的大小、结构与造林成活、生长和未来的发育具有密切的关系。

红花木莲一年生苗要求达到地径1厘米,高度50厘米,苗木根系长达20厘米,苗木主干通直,叶片和枝条色泽正常,无病虫害。

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项

红花木莲

于9月份蓇葖微开裂时即宜采收聚合果,置室内通风处阴干,俟蓇葖开裂筛出种子,除去红色外种皮,洗净凉干,防止发霉,以免影响活力。用层积法贮存至早春播种。经1-2个月可发芽出苗,宜架搭荫棚。当年苗高达20-30厘米即可出圃定植。造林地选山谷山腰阴坡湿润地为宜。

播种时期红花木莲种子播种期分为春季和冬季二个时期。

春播:在不致发生晚霜危害的情况下,春播期愈早愈好,早播可以提早发芽出土,加长苗木生长期,提高苗木生长量。春播时间太迟,气温升高,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生长不旺,且生长期缩短。浙江一带2月底-3月初播种。

冬播:冬播可免去种子沙藏这道工序,提早发芽出土,浙江11月下旬-1月中旬进行。

苗圃地宜选择交通方便、劳力充足,有水源、电源的地方。面积大小依苗木生产量而定。苗圃地以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向阳湿润、疏松肥沃、酸碱度中性者为宜;地下水位最高不超过1.5米,土层厚度不少于50厘米;沙壤土、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好。

春播圃地准备工作在秋冬进行,亩施0.5-1.0万公斤腐熟的有机肥,混入硫酸亚铁2.5公斤,辛硫酸2.5公斤或呋喃丹2.5公斤,立即全面深翻30-40厘米,深耕可熟化土壤,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秋播也宜在播种前1-2个月深耕土地;深耕的同时,清除圃地草根、石块、前茬杂桩。第二年春天耙地整平,开沟作苗床,苗床最好为东西走向,苗床宽1-1.2米,两苗床间走道30-40厘米,苗床宜高出土面10厘米-15厘米,再把苗床土壤打碎、搂平、耙细,这样浇水后不会积水,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的生长。要先浇水,待水分被土壤吸收后,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左右,再播种。浇水方法一般采用沟灌,灌水要透。

播种前灌水很重要,土壤湿润,便于种子吸水发芽;但又不能积水,积水后影响种子呼吸,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种子极易烂掉。

红花木莲

播种方法和技术处理

红花木莲种子播种方法一般有三种,即条播、撒播、容器育苗三种方式。大量种子宜用条播和撒播,少量种子宜用容器播种。条播按行距5-8厘米,开沟2-3厘米,也可不开沟直接条播在床面上,条播较为省工,间苗、除草、中耕较为方便,空气、水分、日照条件也较好,有利于苗木生长和提高苗木质量。撒播则是把种子直接播在苗床上。容器播种宜先配置营养土,装好营养土后,把种子直接点播在容器中,营养土成分以火灰土、黄心土、有机肥等按4:5:1比例配制。红花木莲为珍贵树种,资源稀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容器育苗,以提高场圃出苗率、保证较好的苗木质量及便于日后管理。

播种前用5%的新洁尔灭1000倍液或每平方米用2克辛硫磷50%混拌细土撒于床面,进行土壤消毒并准备部分消毒的河沙或黄土待用,消毒后床面用塑料薄膜封闭3-5天。播种时把备用的细沙或黄土与种子混和并拌匀,均匀地撒播在消毒好的床面上,再将消毒的河沙或黄土复盖在种子的表面,厚度以盖住种子为宜,用细眼喷壶喷湿床面,淋透水后用塑料薄膜封闭床面。

浇水:春季播种后出苗前应一直保持床面湿润。床面温度控制在25℃左右,当超过30℃时,要揭开塑料薄膜通风。当床面发白时,说明水分不足即要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建议采用喷灌措施。

复盖:如大田播种则要用木板压实种子,再在种子上盖一层粉碎了的心黄土,最后又在苗床盖上一层稻草。盖稻草的目的是为保持土壤湿润和减少水分的蒸发。待种子发芽后,为了防止幼苗黄化,避免幼苗陡长,要及时揭去复盖物,揭复盖物宜在傍晚或阴天进行。

苗期管理

红花木莲种子较小,种子破壳后生长出来的小苗幼嫩,管理细致对芽苗的生长很重要,床面经常保持湿润,待芽苗大部分出土后,外界温度达到28℃即可揭开塑料膜进行炼苗。当芽苗长到6厘米-7厘米,种壳完全脱落即可分批移栽。移栽前土壤进行整理和施肥,每公顷移栽苗床施入400公斤复合肥和150公斤硫酸亚铁及30公斤的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和地下害虫的防治,并整平筑成1-1.2米宽的苗床。移栽按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进行。

小苗管理:移栽后的小苗立即盖上遮阳网,待小苗木质化后才可揭去遮阳网。杂草对红花木莲小苗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春季播种移栽后的苗床很容易长出小草,这时要及时拔除,保持苗床基本无杂草。除草时,用手压住小苗根部,轻轻拔除,以免松动芽苗。并及时拔出弱苗病株,补苗工作在阴天进行,以利于成活。

苗床经常保持湿润,在补浇水时,先用细眼喷壶喷灌,待木质化后可用粪芍轻泼在行间。移植15天后,可以按1-1.5公斤/亩浇尿素或稀粪肥一次。每隔20天松土和施肥一次,肥料种类以速效肥为主。红花木莲小苗长到30厘米时,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其后苗木管理即适时的松土和浇肥,这时肥料施用浓度可逐步加大,但最好停止施用尿素和粪肥,施一次复合肥或钾肥,促使苗木生长更充实和根系更健壮,以便安全越冬。整个生长期施肥5-6次。

木兰科木莲属稀有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达40—60厘米,能耐-16度低温。叶浓绿、秀气、革质,全缘。树形优美,花色艳丽芳香。适应性强,高山、丘陵长势均佳,一年生苗若能搭棚蔗荫,肥培管理到位,苗高能达50厘米以上。5年生苗就开花结果。花期5-6月,花生于当年生嫩枝顶端。花有两大特色:一是含苞待放时,颜色最为艳丽美观;二是花色随气温而变,气温越低,颜色越红,气温升高,颜色则淡。果熟期9-10月,深红色果实悬挂枝头,是秋天一大景观。

常见病虫害及预防

防治病虫害是幼苗抚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经常检查,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防治,确保苗木生长健壮,提高苗木质量。

红花木莲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和根腐病。立枯病多在幼苗出土后的初期发生,因幼苗的根茎部幼嫩,易被立枯病侵染,防治方法:⑴用0.5%的硫酸亚铁溶液或1000倍的等量式波尔多液,隔10天喷洒一次。⑵已发病的植株,可用800倍的退菌特药液喷洒幼苗,隔7天喷洒一次进行防治。根腐病防治方法:⑴苗木出土后,在不影响苗木生长的情况下,应少浇水,以不利于发病。⑵对已感染的病株,立即带土挖除,并在病株周围1米范围内进行土壤消毒,药剂可用50%的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

虫害有小地老虎、蛴螬,它们为害幼苗的根茎部。小地老虎防治方法:⑴除草灭虫,保证苗地无杂草,可消灭部分虫卵和幼虫。⑵鲜草诱杀,用多汁的鲜草或莴笋叶切短,以鲜草、敌百虫按99.5:0.5份拌成鲜草饵,放入苗地幼苗附近,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诱杀幼虫。⑶药剂防治,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苗地。蛴螬防治方法:⑴黑光灯诱杀,在雌成虫大量产卵之前进行。⑵在成虫发生期,喷施90%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

植物价值

观赏价值

红花木莲,木兰科木莲属稀有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种,属常绿阔叶乔木,树高可达30多米,胸径最大可达60厘米以上,能耐零下16度低温。其树叶浓绿、秀气、革质,单叶互生,呈长圆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披针形,树形繁茂优美,花色艳丽芳香,为名贵稀有观赏树种。

【药名】:红花木莲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木兰科木莲属植物红花木莲的树皮和枝皮。

【功效】:行气醒脾、消积导滞。

【主治】:用于脾湿所致纳呆少食、腹胀、脘腹不舒等症;治食积胃脘而腹痛、腹泻、嗳腐吞酸、舌苔厚腻等症。

【性味归经】:苦、涩,温。入脾、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或研细末糊丸服之。

【别名】:显着木莲、木莲花、小叶子厚朴(云南)、枝子皮、西昌厚朴(四川)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

【拉丁名】:(Manglietaingsinis)(Wall.),BL.

【考证】: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

红花木莲

研究价值

红花木莲在自然界以零星分布为主,但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菌子山却有着一处连片分布,约有75亩,是全国迄今发现最大的自然群落,属罕有森林型,对于研究其群落的形成、发生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价值,并可为引种、驯化、人工培育提供科学依据。红花木莲是原始的木莲属中比较原始的种类。对研究该属分类、分布用我国与毗邻地区的植物区系有一定意义。

红花木莲(Manglietiainsignis)均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常绿阔叶乔木树种,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其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密,有光泽、香味,心材耐腐,不翘不裂,加工容易,是优良的装饰用材和胶合板材树种,也是世界上现有被子植物中原始类群的遗植物(张维珍,1989;邱以祥,1991;1994),是我国北纬34℃以南,经济价值很高的珍稀濒危树种之一,对古植物学和植物系统发生学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张维珍,1989).

红花木莲耐阴,喜湿润、肥沃的土壤,木质优良,是很好的家具用材。其花艳丽,果大而鲜红,是理想的庭院观赏树种。红花木莲在自然界以零星分布为主,至今云南乃至全国尚未发现成片的红花木莲纯林。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红花木莲Manglietiainsignis,亦作“红色木莲”,木兰科木莲属常绿乔木,分布于中国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及缅甸北部、印度东部。该种分布区域虽广,但分布零星,数量较少,加上不断采伐利用,有灭绝的危险,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也是国家珍稀濒危物种。

保护措施

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湖南新宁紫云山、武岗云山,广西龙胜花坪和苗儿山,贵州梵净山和雷公山等,明确将红花木莲列入保护对象,加强管理。

参考资料

1.红花木莲·秀花网

标签: 红花木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