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灵山香荔在中国物产和文学史上曾两度闪射耀眼的光彩。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从海南岛的儋州流放地北归逗留合浦期间,品尝了从灵山送去的这一佳果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佳句。宋神宗皇帝吃过大理寺丞梁世基从西江南岸老家送去的这一珍品后,欣然赐诗:“横浦江南岸,梁家间世贤。
一株连理木,五月荔枝天。”灵山县荔枝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有35个品种,高、中、低档产品,早、中、迟熟搭配,成熟期长达两个多月。灵山荔枝主要品种有灵山香荔、桂味、妃子笑、糯米糍、黑叶荔、三月红、鸡嘴荔等,其中桂味、灵山香荔、糯米糍等尤为荔枝珍品。灵山荔枝目前主栽的早熟品种有三月红、白腊、白糖罂等;中熟品种有妃子笑、黑叶、大造、进奉、水荔等;迟熟品种有灵山香荔、桂味、糯米糍、禾荔等。
中文名中国荔枝之乡
水果
广西
荔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优势
灵山荔枝产于广西灵山县,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据灵山县志记载,荔枝种植始于唐朝,宋朝已有较大发展。截至2008年,全县荔枝种植面积60.5万亩,正常年份产量达5万吨,品种有灵山香荔、妃子笑、黑叶等35种,其中以三月红、妃子笑、黑叶、三月红的面积和产量最大。2012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灵山荔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沿海环北部湾经济区的腹地,东邻浦北,南接合浦,西连钦北,西北及北部与邕宁、横县交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内以丘陵、平原为主,土地肥沃,河流纵横,山川秀丽。
全县沿有坡度在25度以下的荒山约87万亩,大部分是花岗岩赤红壤和沙页岩赤子之心红壤,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的占92%,PH值在4.2~5.2之间,有机质含量0.42~1.58%,含氮0.03~0.05%,含磷0.016~0.023%,含钾0.34~0.057%,是荔枝生长比较理想的土壤。一年中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足,十分适宜各种亚热带水果的生长。
由于得天独厚的水土和气候条件,灵山是最适宜荔枝生长的黄金地带,出产的荔枝风味品质特别优良。
果实特征
果卵圆形、略扁,单果重21克,果皮紫红色,粗糙凹凸不平,部分厚且韧;果肉白蜡色,肉厚,质爽脆,味清甜,汁中等。可食率73.5%,可溶性固形物20%,果实7月中、下旬成熟。香荔品质上乘,丰产但不稳产。
果树特征
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木材坚实,深红褐色,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树皮灰黑色;小枝圆柱状,褐红色,密生白色皮孔。
叶连柄长10~25厘米或过之;小叶2或3对,较少4对,薄革质或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有时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2~4厘米,顶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腹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常纤细,在腹面不很明显,在背面明显或稍凸起;小叶柄长7~8毫米。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梗纤细,长2~4毫米,有时粗而短;萼被金黄色短绒毛;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毫米;子房密覆小瘤体和硬毛。
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厘米,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食用价值
所含丰富的糖分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研究证明,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消肿解毒、止血止痛的作用; 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
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
制成荔枝干好品种(荔枝干:煲汤,泡茶等功效。也可直接食用)。
历史介绍
灵山荔枝历史悠久。最老是一棵1500年历史的千年古荔。据史料记载,灵山荔枝种植始于汉朝,到宋朝有较大发展。[1]在灵山县城南郊7公里处的新圩镇邓家村,一棵树冠如盖、果满枝头的古荔十分显眼。该树品种为灵山香荔,树干最大周长6米多,树冠15米高。
古荔长势茂盛,隔年挂果,果实卵圆形,略扁,果皮深红色,核小,肉厚香甜爽脆有香气,品质上乘。1963年,著名生物学家蒲蛰龙教授带领广东省(当时灵山属广东省管辖)果树研究所专家组前来考察,认定这棵古荔树龄超过1460年,是中国发现的树龄最长的“灵山香荔”母树,《灵山县志》、《广东荔枝志》均有记载。
灵山县政府1999年把这株古荔列为灵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产地范围
灵山荔枝产地范围为广西灵山县灵城镇、新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沙坪镇、太平镇、佛子镇、平山镇、石塘镇、丰塘镇、烟墩镇、平南镇、文利镇、武利镇、伯劳镇18个镇所辖行政区域。
参考资料1.中国荔枝之乡·新疆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