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澶州又称开德府,一度成为北辅。公元997年,宋真宗赵恒以皇太子嗣位,曾经几次御驾亲征,定澶渊之盟(即澶州),给国家创造了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
中文名澶州
暂无
开德府
北宋时地名
澶渊之盟
兵家必争之地
简介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澶州,辖澶水、顿丘、观城等县,治澶水(濮阳市区西南)。1128年秋,金占领澶州。金皇统四年(1144年)改澶州为开州,辖今濮阳、清丰一带。明朝时期开州,辖濮阳、清丰、南乐,属大名府。清因之。民国2年(1913年),改开州为开县。因与四川、贵州两省的开县重名,1914年1月称濮阳县。
历史发展
濮阳古称帝丘,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北而得名。七八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期濮阳一带地处河济平原,是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与少昊为首的东夷集团活动的交接地带。黄帝与蚩尤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
春秋时期濮阳一带仍属卫国,为当时较先进的地区之一。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今濮阳)。帝丘成为卫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凡388年。公元前242年,秦置东郡,次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前240年,东郡治濮阳。汉时,濮阳仍为东郡治所。西汉时期,濮阳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大增,魏晋南北朝370年间,魏、后赵、冉魏、前燕、后燕、前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割据者曾先后在濮阳地区称王道孤。
······
现代濮阳
濮阳市,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隔河相望,东北部与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毗邻,北部与河北省邯郸市相连,西部与安阳市接壤,西南部与新乡市相倚。[1]濮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曾出土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龙形图案,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参考资料1.澶渊之盟是在哪里签订的·我爱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