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济铁路(中国济南至青岛铁路)

胶济铁路中国济南至青岛铁路

胶济铁路,1904年6月1日建成通车,是连接济南、青岛两大城市,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与邯济线一起构成晋煤外运的南线通道,是青岛、烟台等港口的重要疏港通道,全线属济南铁路局管辖。2006年电气化改造后,胶济铁路全线共设各类车站35个站。2007年建立客运专线,设17个站。

中文名

胶济铁路

通车时间

1904年6月1日

主要车站

济南站、青岛站

所属地区

山东省

起点

济南

终点

青岛

隶属

济南铁路局管辖

简介

胶济铁路,又称胶济线,东起青岛,西止济南,始建于1899年,1904年建成通车,营业线路长度384.2公里,是连接济南、青岛两大城市,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与邯济线一起构成晋煤外运的南线通道,是青岛、烟台等港口的重要疏港通道,全线属济南铁路局管辖。2006年电气化改造后,胶济铁路全线共设各类车站35个站。[1]

历史背景

建设缘起

胶济铁路

19世纪末叶,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瓜分中国亦进入领土兼并阶段,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1月13日,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出兵胶州湾,以武力占领胶澳商埠(即青岛)。次年3月6日,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中德胶澳商埠租借条约》,揭开兴建胶济铁路的序幕。

日本侵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先后攻占青岛、济南等地,并乘机取代德国霸占胶济铁路,同年冬,日本将胶济铁路改名为山东铁道,由日本临时铁道联队管理。1915年袁世凯答应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由日本继承了德国在山东的包括胶济铁路在内的一切特权。至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华盛顿会议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再次侵占了胶济铁路,胶济铁路工人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纷纷组织起抗日武装队伍,多次袭击日军。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占领下的铁路脱离日军军部,恢复原有组织。

中国收回

1945年11月2日,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平津区济南分区接收委员陈舜耕任命栾宝德为青岛办事处处长,宋连城为副处长,马克武为专员,大岛繁、石原四郎为联络分团团员。1945年11月26日,正式接收青岛地区铁路。至1948年6月2日青岛解放,胶济铁路最终回到人民的手中。至1948年7月1日胶济线坊子~青岛间修复,胶济线才全线通车。

建设大事纪

建成通车阶段

胶济铁路线上的老火车站

1897年9月23日,胶济铁路动工。

1897年11月,高密等县农民反抗筑路,工程暂停。

1898年3月6日,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中德胶澳商埠租借条约》,揭开兴建胶济铁路的序幕。

1899年6月1日,德国政府发布命令,特许德国亚细亚银行(代表为设立含有山东铁路公司名称的德清公司所组强的辛迪加机关)建筑由青岛经潍县(现潍坊市)至济南(包括博山支线)之铁路并营业。

1899年6月14日,德国在柏林设立山东铁路公司,青岛设分公司和最高营业部。内设公司总办和营业部长。总办和营业部长的任选须经德国政府认可。资金定为5400马克。

1899年9月23日,胶济铁路由青岛向西修筑。

1899年11月,因高密县境内爆发了大规模农民抗德阻路武装斗争。铁路工程被迫几乎停工近一年。

1900年10月,山东铁路公司在距青岛7公里处四方车站旁边,开始兴建“胶济铁路四方工厂”,于1903年正式投产。

1901年11月,山东铁路公司开始用轮船从德国运来所需车辆,准备通车。

1901年4月8日,胶济铁路由青岛修至胶州并通车。

1904年6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胶济铁路干线全长395.2公里,支线长45.7公里。

济南火车站

1914年,日本占领胶济铁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先后攻占青岛、济南等地,并乘机取代德国霸占胶济铁路,同年冬,日本将胶济铁路改名为山东铁道,由日本临时铁道联队管理。

1915年袁世凯答应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由日本继承了德国在山东的包括胶济铁路在内的一切特权。

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华盛顿会议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再次侵占了胶济铁路,胶济铁路工人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纷纷组织起抗日武装队伍,多次袭击日军。

1945年8月,中国重新接管胶济铁路。

1945年11月2日,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平津区济南分区接收委员陈舜耕任命栾宝德为青岛办事处处长,宋连城为副处长,马克武为专员,大岛繁、石原四郎为联络分团团员。

改造阶段

胶济铁路客运专线

1959年,开始了双线工程,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0年才最后完工。

2003年,开始进行电气化改造工程,改造后列车最高时速可达200km

2006年9月8日,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成为山东省第一条实现电气化的铁路线。

建客运专线

按照铁道部的部署,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工期为17个月,计划于2008年5月31日前完成各项工程施工,由中铁十局等九家单位参与施工。建成后能满足时速200—250公里列车的要求。 据了解,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在建设上将以胶济铁路电气化工程为基础,利用既有铁路,新建部分线路。该工程需要新建客线173公里,利用电气化改造后的线路149公里,利用既有老线40多公里,需要扩建站场17个,需要新建青州北站和胶州北站。[2]

经济影响

从客观上看,胶济铁路为山东的旅客与货物运输提供了方便,促进了货物流通,推动了铁路沿线一些城镇商业经济的发展。首先,铁路的修建与通车,大大缩短了人们的旅行时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其次,胶济铁路的开通,极大地推动了沿线城镇商业经济的繁荣。如潍县,除潍城外,坊子、二十里堡、南流、蛤蟆屯、大圩河,“皆以接近铁路,顿成商业中心”;寒亭、眉村、杨家埠、望留、固堤、马思等村镇,“虽僻处乡曲,亦各有其重要地位”(《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第3册《潍县》,第15—16页)。

另外,胶济铁路的开通,还促使山东半岛的经济格局有所改变。铁路通车后,不仅使青岛在军事上的地位益显重要,更重要的是推动青岛的贸易经济更趋繁荣。原来昌邑、潍县、胶州、高密、平度、掖县一带的进出口货物都在烟台港出入,铁路开通后逐渐都改为青岛港;在烟台的商号,有些也迁往青岛。山东半岛的贸易中心,逐渐由烟台转向了青岛。

交通事故

2007年9月16日21时30分左右,胶济铁路潍坊西到昌乐段大圩河火车站附近发生路基坍塌事故,一列15节的货运列车出轨。

2008年1月23日20时48分,27名铁路工人在线路上施工时被高速驶来的动车组吸入车底,18人死亡,9人受伤。

2008年4月28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境内胶济铁路淄博周村至王村间因超速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造成72人遇难,416人受伤。2009年5月26日,国务院批复此次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共37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追究。其中,时任济南铁路局常务副局长、局党委常委的郭吉光被追究刑事责任,陈功被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柴铁民被撤销党内职务。2012年5月,原济南铁路局局长陈功、原济南铁路局党委书记柴铁民已经低调复出,二者分别就任青(岛)荣(成)城际铁路董事长、中铁特货党委副书记。

2009年3月28日,青岛开往北京的D54次动车经过山东潍坊时撞死一名男子。

2009年8月02日17时左右,由青岛开往南昌的K344次列车行驶至淄博周村附近时火车前部因机械故障突然起火,车上乘客与工作人员未出现伤亡。

参考资料

1.胶济铁路·中国山东网

2.胶济客运专线投资95.8亿元开工建设·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标签: 胶济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