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汉语汉字)

汉语汉字

绘(拼音:huì),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绘”是形声字,古字形从系,會声。本义是五彩的刺绣。后引申指绘画。绘,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基本含义为画、描画:绘画;引申含义为古代指彩绣,现指某些图画:彩绘。绘的常用组词为绘图。包含绘的常用成语为绘声绘影。

中文名

拼音

huì

繁体

部首

五笔

XWFC

仓颉

VMOMI

郑码

ZOBZ

笔顺

撇折、撇折、提、撇、捺、横、横、撇折、点

字级

一级(编号:1757)

平水韵

去声九泰

总笔画

3 6

四角码

28132

统一码

7ED8

造字法

形声字、会意字

字形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异体字

繪、絵

词性变化

繪huì

〈动〉

绘画[draw;paint]

自绘败状。——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绘影写光。——蔡元培《图画》

绘像祀之。——《明史》

中绘殿阁。——《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绘像(画像);绘画(作画);绘本(画册);绘卷(画卷);绘事后素(指绘画先以粉地为质然后施加五彩。比喻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

用言辞形容[portray]。如:绘饰(描绘修饰)[2]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黄外切

会五采绣也。《虞书》曰:山龙华虫作绘。《论语》曰:绘事后素。从糸會声。

说文解字注

会五采绣也。会绘曡韵。今人分咎繇谟绘绣为二事,古者二事不分,统谓之设色之工而已。古者缋训书,绘训绣,说见缋下。《虞书》曰:山龙华虫作绘。咎繇谟文。《论语》曰:绘事后素。八佾篇文。此皆证绘绣无二事也。

从糸,會声。黄外切,十五部。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胡对切。音溃。《说文》:会五采绣也。《小尔雅》:杂彩曰绘。《玉篇》:䌽画也。《论语》:绘事后素。何晏注:绘,画文也。《释文》:本又作缋。

又《广韵》《集韵》《韵会》并黄外切。音會。义同。[3]

又与会同。《书·益稷》: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传:会,五采也。以五采成此书焉。《释文》:会,马郑作绘。

又与郐同。《谷梁传·宣十八年》:邾人戕绘子于缯。《释文》:绘,本或作郐。

又《集韵》古外切。音侩。五采束发也。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ɡʰ

wɑd

王力系统

ɣ

uat

董同龢系统

ɣ

uɑd

周法高系统

ɡ

war

李方桂系统

gw

adh

ad

ad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wɑi

北魏后期北齐

wɑi

齐梁陈北周隋

wɑi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ɣ

wɑi

拟音/王力系统

ɣ

uɑi

拟音/董同龢系统

ɣ

uɑi

拟音/周法高系统

ɣ

uɑi

拟音/李方桂系统

ɣ

wâi

拟音/陈新雄系统

ɣ

uai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合口呼

一等

全浊

黄外切

ɣuɑi

集韵

去声

合口呼

一等

全浊

黄外切

ɣuɑi

去声

合口呼

一等

全清

古外切

kuɑi

去声

合口呼

一等

全浊

胡对切

ɣuɑi

礼部韵略

去声

黄外切

增韵

去声

黄外切

去声

胡对切

中原音韵

去声

齐微

合口呼

全清

kui

中州音韵

去声

齐微

胡贵切

洪武正韵

去声

七队

全浊

胡对切

ɣuei

分韵撮要

贿

阴上

第二十八魁贿诲

参考资料

1.绘·汉典

2.绘·新华字典

3.绘·汉语字典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