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喏,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俗。指男子揖,并口道颂词。宋代已流行。用于下属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即给人作揖同时扬声致敬。原为应答之声,东晋时氏子弟用以为礼,当时人颇以为异。后乃遍用之。
中文名唱喏
chàng rě
唱诺
出声答应
分析
一,以水浒传为例分析“唱喏”:
第二回王进见高俅,“参见太尉,拜了四拜,躬身唱个喏,起来立在一边”。
第三回鲁提辖在潘家酒楼上喝酒,“酒保唱了喏”。第七回林冲在白虎堂见高俅,“执刀向前声喏”。
第十一回林冲见王伦,也是“向前声喏”。第十六回杨志见梁中书,“叉手向前,禀道”。
第二十四回武松见潘金莲,“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那妇人向前扶住”。潘金莲失手滑竿打了西门庆,“叉手深深地道个‘万福’”。
第二十五回何九叔见武松,“叉手道”。
第三十回“武松到厅下,拜了张都监,叉手立在侧边”。
小说中的唱喏也有不同,如第二十四回西门庆初见潘金莲,王婆笑他“却才唱得好个大肥喏”,第二十六回“武松唱个大喏”,第三十八回宋江等四人“大家唱个无礼喏”。
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见毛太公,“声了喏”,乐和“看着顾大嫂唱个喏”。
第五十五回汤隆“叉手向前,说出这般军器和那个人来”。
第五十九回宋江向宿太尉“躬身唱喏”。
第七十四回李逵到寿张县做假知县,“两个吏员出来厅上,拜了四拜,跪着道:‘头领到此,必有指使。’”“公吏人来,擎着牙杖、骨朵,打了三通擂鼓,向前声喏”。
第八十一回,“燕青便起身,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八拜”,为的是压住李师师的“一点邪心”。
结论:古代的“唱喏”,为站立礼,分躬身和直立,两手抱拳作揖。
二,“唱喏”,亦作“唱诺”。
出声答应。
1.古代男子所行之礼,叉手行礼,同时出声致敬。
2.旧时显贵出行,随从在前面吆喝开道,令行人回避。
三,古代男子见面礼节之一。唐裴铏《传奇.崔炜》:“女酌醴饮使者曰:崔子俗归番禺,愿为挈往,使者唱喏。”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今所谓喏,乃始于江左诸王。方其时,唯王氏子弟为之。故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诸王如何,答曰:‘见一群白项鸟,但闻哑哑声。’即今诺也。”王子猷,即王羲之之子王徽之。
《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开茶坊的王二拿着茶盏,进前唱喏奉茶。”宋以下,又成为贵者起动时侍从大声唱赞的通称。《老学庵笔记》卷二:“先君言,旧制朝参,拜舞而已,政和以后,增以喏。然绍兴中余造朝,已不复喏矣。淳熙末还朝,则迎驾起居,合门亦喝‘唱喏’,然未尝出声也。”明周祈《名义考》卷六:“贵者将出,唱使避己,故曰唱喏。”
见面礼节
[客家俗语]唱喏(yā)
客家人多神崇拜,崇拜土神、山神、河神、灶神,也崇拜家神祖先,但比较起来,客家人敬祖的观念更强。祭祖是为了缅怀祖先的恩德和艰苦创业精神,并祈望先祖庇荫后世子孙,同时也通过祭祖以凝聚全族子孙的向心力。客家人这种崇先报本、尊祖敬宗的意识代代相传,充分体现儒家文化和精神。
祭祖有祠祭、家祭和墓祭,旧时,大型的祭祖都有着庞大队伍和庄重的礼仪,有礼生、司樽及各种司事人员,甚至还有奏乐者。
唱喏(yā):原指古人见尊长,双手作揖,口念颂辞的行为。客家人则加以引申应用,作为祭祀用语。旧时,祭祀仪式隆重,祭祀时由主司唱读祭文,并引导参祭人员拜祭,祭祀者如同亲聆先祖教诲,体现客家人敬重先祖之诚,这种方式客家人亦谓之“唱喏”。这里有一组祭祀主司唱读祭文的例子:“主祭裔孙就位,配祭裔孙各就位,司事者各司其事。奏乐。跪。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祭酒。献酌,再献酌,三献酌。”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宗族众祭的方式淡化,“唱喏”仪式趋于简化,久之,“唱喏”成了一般敬神与祭祀用语,最终把持香、念佑语、鞠躬致拜的基本过程都叫“唱喏”。喏,普通话读ré,客家话读yā(音:也),其发音规律如同把“惹”读成ngiā,韵母均由e变成a。
别人个厅下唔晓“唱喏”---意指一旦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便无所适从。客家人的围屋或大屋的上厅都是摆神位的地方,供大家敬神之用,“厅下”即厅里。例如:
昨晡日小王做生日晚会,叫涯去帮手,可是,别人个厅下唔晓“唱喏”,涯帮倒忙,搞得手忙脚乱。
“唱喏”是客家人敬神和祭祀的专用语,非常独特,深具儒家文化的痕迹,是古老客家文化的语言经典。
参考资料1.唱喏的意思·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