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虎年了,说到老虎,“武松打虎”的故事在中国几近家喻户晓,就算是垂髫孩童亦可说上几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打虎往往被视为英雄的象征,这也就表明打虎这种行为并不是一般人可为的。但是在历史上,有人一生中竟然猎杀了130多只老虎,堪称超级加强版武松加李逵,武松、李逵看后估计都会流泪膜拜。但是先别着急膜拜,相比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这人打虎在一定程度上是靠了开外挂。
>武松打虎主要内容(武松打虎主要内容50字)
清圣祖康熙爷曾经不无骄傲地说过:“朕自幼至今,凡用鸟枪弓矢,获虎135、熊20、豹25、猞猁狲10、麋鹿14、狼95、野猪132,哨获之鹿凡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康熙爷因为其文治武功名垂青史,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康熙爷本身竟然还是一位武功高手,他这番话虽然不无自吹自擂之嫌,但他晚年又回忆说:“朕于骑射哨鹿行猎之事,皆自幼学习,稍有未合式处,默尔根侍卫即直奏无隐。”
康熙曾经跟一个叫默尔根的侍卫学习骑马、射箭,他的一身打虎本领可能很大一部分是和默尔根学的。
那么,康熙爷如此傲人的战绩,究竟是真的还是自吹自擂呢?
查《清史稿》和《清实录》,确实有许多关于康熙爷猎虎的描述。例如《清史稿·本纪六》中记载,康熙二十年十一月,“上猎于南山,发矢殪三虎”。康熙三十七年冬十月时,康熙爷又“射殪二虎,其一虎,隔涧射之,穿其胁”。
康熙二十年那次打猎,康熙拿箭一次打猎就射死了三只虎,三十七年又射死两只老虎,其中一只老虎还是康熙隔着老远射中了老虎的腋下,可见康熙箭法之高超。然而这还并不是最夸张的,康熙二十一年,康熙东巡祭祖,来到了关外,顺便打打猎。
影视剧中的康熙
这次东巡随行的大臣高士奇写下了一部《扈从东巡日录》,里面详细记载了康熙爷打虎的经过:“是日,行围桦皮山,皇上亲射三虎。皇太子年甫九纸,引弓跃马,驰骤山谷间,矢无应发,见一虎,射之立毙。万人仰暗,莫不震颂,自此,每合围吮,射虎甚多,不能尽记。”
康熙爷到哪也不忘射虎,这次的战绩依然傲人,一次射杀了3只老虎。虎父无犬子,当时的太子年仅9岁,便弯弓射死一虎,惹得众人仰慕。在康熙来到盛京之前,即队伍刚出京城,尚在京城附近,康熙就按捺不住,前往猎虎。在一个月里,康熙就在京城附近射杀了8只老虎,在整个东巡过程中,康熙一共射杀了大概39只老虎。
从以上的记录来看,康熙帝一生酷爱打虎,他自己所说的一生猎虎135只或许并没有夸张。
乾隆帝一直将爷爷康熙帝视为自己的偶像,在射虎这方面,乾隆帝可谓是紧跟康熙帝的步伐。《清史稿》中也有不少关于乾隆帝打虎的记录,乾隆八年,“上行围于巴彦,亲射殪虎”,同年九月,乾隆又“围于伍什杭阿,亲射殪虎”。乾隆二十年三月,“幸晾鹰台行围,殪熊一虎二”等等。
乾隆帝的打虎战绩虽然没有康熙帝那么傲人,一生打了57只老虎,但是也可以称得上恐怖,康熙和乾隆二位,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超长待机的皇帝,还是两位“打虎劳模”。雍正帝比起他的父亲、儿子虽说逊色了一些,但依然坚持打虎,清朝《雍正行乐图》描绘的就是雍正帝手拿虎枪刺杀老虎的场景。这祖孙三代加起来,都可以称得上“老虎克星”了。
《雍正行乐图》
我们知道,武松打虎,当时身上除了根哨棒,其他啥家伙都没带,就这么赤手空拳地打死了老虎,因此才备受景仰。但康熙爷和乾隆爷再神,也不可能真的效仿武松赤手空拳去打虎,比起武松,康熙爷更像是一种开了挂似的打虎。
我们先来看看康熙爷打虎时的场面,高士奇的《东巡扈从录》有详细的记载:“行围之法,以镶黄旗大,居中为首。圣驾在大索之前,按害徐行,两具门滋相遇,则立而不动,以侯后队渐次通近,谓之合围。缓绮环山,拉拢焰歼,孤兔康鹿散走围中”。
刚开始围猎时,由八旗兵按照一定的顺序环山而立进行驱赶,进而将山中的鸟、蛇、熊、虎驱赶到一个包围圈内,方便皇帝射杀。这个包围圈也并不是随便选的,而是选在一个少树木的洼地,这样这些野兽也就无处可逃了。南怀仁也在自己的《鞑靼履行记》中记载说,康熙围猎时是由3000名御林军弓箭手围成圈子,将猛兽驱赶至一起。一般来说,一天只会打两围,也就是驱赶野兽两次,中午还会有一次中场休息。
清郎世宁《乾隆皇帝射猎图》
高士奇特别交代,圈内的猎物必须得是皇帝或者皇帝才能猎杀,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亲王大臣是不可以随意射杀的,除非有野兽突破了八旗兵的包围圈。
高士奇还说,一旦遇见了老虎,康熙就会带领20多名侍卫占领制高点,居高临下射杀老虎,这个方法屡试不爽。如果被射中的老虎没被射死,那么就会放出猎狗,猎狗会与老虎周旋,人们就趁老虎与猎狗周旋时再度放箭。如果老虎逃跑,猎狗还可以追踪到老虎的位置,侍卫们会持枪紧随其后,找到老虎后再击杀之。高士奇交代,用这种方法猎杀老虎“无不殪者”。他还感慨道:“昔人谓虎豹在山,其势莫敌,今乃搏之甚易。”昔日山中称大王的老虎,在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八旗兵面前,也只能乖乖素手就擒。
南宋陈居中《鞑靼狩猎图卷》
再结合我们前面在《清史稿》中的看到的记录,康熙爷打虎基本上都是“射杀”,也就是远程攻击,一般不会和老虎进行近身肉搏。而乾隆也回忆自己的爷爷是“圣祖神勇天赐,力能挽强,并用12把长箭,臣下罕有用者。曾见圣祖箭无虚发,围中射鹿,率多贯胁洞胸。即猛如虎,健如熊,捷如兔,亦往往一发殪之”。
射虎的远程武器除了弓箭,到了乾隆时期,乾隆还特别喜欢用鸟枪射杀老虎。当然,这并不代表清朝皇帝在打猎时不会与老虎近身肉搏,康熙爷曾经设立过一支特殊的御林军,名叫虎枪营,即“二十三年,以黑龙江所进精骑射、善杀虎者编虎枪营”。
虎枪营所使用的武器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御林军,虎枪是一种修长并且两面开血槽的武器,用这种武器去和老虎搏斗,既可以有效地刺杀老虎,还可以和老虎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也就是说,清朝皇帝的打虎方法,实质上便是乘人数众多与装备精良之便,与其说是打虎,倒不如说是扫荡来的更为合适。
手持武器即为虎枪
清朝皇帝酷爱打虎,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清朝前期的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一生也多次射虎,《清实录》曾经记载皇太极“辛丑,上还宫。是行也,上亲殪五虎,从臣皆惊讶、服神勇”。
到了嘉庆时,皇帝还坚持打虎,《清实录》中有这么一条关于嘉庆帝的记载:“今年着暂行停止进哨……其察哈尔官兵、蒙古上围兵丁、及鸟枪虎枪善猎人等,亦着不必前来”。这条记载中的察哈尔官兵、蒙古兵和虎枪猎人等,必然是参与狩猎射虎的官兵。因为该年已经过了狩猎的最好时间,所以嘉庆帝宣谕他们不必再前来,这说明至少到嘉庆帝时期,清朝皇帝依然坚持打虎。后来因为时代渐变,清朝皇帝对狩猎射虎之事也兴趣阑珊。
清朝皇帝热爱打虎,是和他们所属的民族习性有关。满洲人未入关之前,居于草原山林之间,是一游牧民族,他们在生产与生活的过程中,时常会受到诸如老虎等野兽的侵扰。因此,打虎等狩猎之事对他们来说,既是刻在骨子里的民族基因,是一种民族习性,也是一种迫于生存压力的无奈选择。
其次,天子狩猎本是由来已久的惯例。《左传·隐公五年》记载:“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意思就是说,诸侯趁农闲时积极狩猎行武,锻炼军旅,防止战斗力下降,之后的朝代所行狩猎基本上都是为了此目的。秦汉时期,帝王还会专门修建供打猎的宫苑,汉武帝扩建的上林苑本是秦国时修建的。当然,不排除一些皇帝本人喜欢打猎,例如明武宗就喜欢狩猎这等刺激的事。一些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狩猎更是家常便饭。
古时狩猎
清朝的狩猎更是成定制,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定田猎每年三举,八旗各简前锋军校以从”。再根据我们前面看到的嘉庆帝对军队的宣谕,可以得知外出狩猎基本上是皇帝每年都要进行的项目,著名的围场包括北京城南的南苑围场、木兰围场、盛京围场、吉林围场和黑龙江围场。
除了民族习性与天子狩猎的习惯之外,虎患的威胁也是清朝皇帝打虎的重要因素之一。虎患即老虎泛滥成灾,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虎患。《华阳国志·巴志》载:“秦昭王时,白虎为害,自秦、巴、汉患之。秦王乃募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金帛称之。”四川的虎患到了清初也丝毫没有好转,彭遵泗《蜀碧》卷四:“白昼(虎)入城市,遗民十家日报为虎所害,有往数日而县之人俱食尽者。”
清初四川的老虎甚至嚣张到白天也敢闯入居民区,残害生灵。四川如此,其他地区也没好到哪去。只要山高林密的地方,就会有老虎活动,清朝时期的广西、贵州、江西、东北等地的虎患都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皇帝猎虎,体现出了皇帝对于生民的爱护,也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虎患的危险。
康熙一生多次射虎,并非完全出于兴趣,也是为了缓解虎患。《清实录》记康熙二十年十一月乙亥日,康熙“闻居民有为虎伤者。是日,围猎南山。上亲殪二大虎,并一小虎,民绝虎患”。康熙二十年的这次狩猎活动,就是康熙听说了有虎患才决定前往打虎的,这次打虎一共打死了2只大虎、1只小虎,此后该地就再也没听过有虎患。
康熙的打虎战绩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堪称一绝,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康熙等清朝皇帝之所以这么热衷于打虎,是对满族游牧民族血统与习性的继承,也是爱护生民的体现。到了清朝后期,满族人已经渐渐磨掉了游牧民族的风气,进一步汉化了,而后期虎患的渐渐平息,也昭示着清代皇帝即将“无虎可打”,因此我们很难再在清代后期皇帝的人生履历中看到他拥有傲人的打虎战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虎患与打虎作为一种人与自然相冲突的表现,启发我们进而思考人类究竟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与自然相处。
《清实录》,中华书局,2008年。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
蓝勇:《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期。
樵夫:《虎年说虎》,《紫禁城》2010年第1期。
文格:《康熙皇帝打老虎》,《团结报》2016年8月1日。
(作者:浩然文史·景苏)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