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野牛(拉丁学名Bos gaurus;英文名:Gaur;Indian Bison;Indian Wild Ox;Saladang;俗称:白袜子,野黄牛;CITES附录: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外貌似黄牛但体型巨大,是世界上现生牛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因四肢膝盖以下的毛白色,故又名"白袜子"。印度野牛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原始阔叶林中,常远离人家住户,主要晨昏活动,也有在夜间的。嗅觉和听觉极为灵敏,性情凶猛,遇见敌害时毫不畏惧。但会主动回避人类,发现有人接近,会迅速逃走。以啃食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竹叶、竹笋等为食。除了人类和老虎以外,几乎没有动物可以伤害它。
拉丁学名Bos gaurus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牛亚科
牛属
印度野牛
南亚和东南亚
印度野牛
野牛、大额牛
Gaur
克隆繁衍
印度野牛是栖息在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的濒危野生动物,只有3万只。科学家曾寄望通过克隆技术繁殖,挽救这个濒危的动物。
2001年,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7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们第一次尝试利用母牛的卵子和子宫复制濒临绝种的印度野牛。据称,科学家从一头死去的印度野牛身上取下的一个单一皮肤细胞进行复制。科学家把这个细胞同母牛的卵子结合,卵子的基因已经被去除,然后将其植入到另一头母牛的子宫内。小印度野牛将在11月出生,已经取名为诺亚。
2001年1月14日,据《江南时报》第三版消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印度野牛在产下2天后,因拉痢疾不幸夭折。但科学家认为,幼牛染上痢疾与克隆无关。1月8日,这只名叫诺亚的印度野牛在美国爱荷华州诞生,体重80磅。科学家说,这只小家伙在生下12小时后,就能在不需帮助的情况下走路,并开始本能地在四周巡视。不幸的是,只1天的时间,它就表现出一种十分常见的感染症状,尽管科学家悉心抢救,诺亚还是不行夭折。诺亚的妈妈蓓茜则安然无恙。
濒危动物
印度野牛产于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以及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的勐养、勐腊、勐阿、易武、勐棒、景洪,以及思茅、江城、澜沧等地。,与被驯养的家养牛同属一脉,野牛因为肉味道鲜美,因此经常遭到捕杀,现在也是濒危物种。
主要天敌
在自然界中,能单独对印度野牛构成威胁的天敌,只有凶猛的老虎。
印度野牛发现有人接近,会迅速逃走。只有在被人射杀受伤或被逼走投无路时,才会变得凶狠,对人进行攻击。
此外,雌兽在携带幼仔的时期,也勇猛异常,如果见到有人走近,便会误认为来者会伤害它的幼仔,因而奋不顾身地扑过来。
保护级别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参考资料1.世界上最大的牛,白肢野牛领衔群牛之最!·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