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融媒体中心8月8日讯(记者郭永强管秋勇杨彦春祁玉宝兰红红杜鹃)“九月里菊花遍地香,来了红军共产党,筹粮又筹款,抗日救民众……”8月8日,以“渭河强渡·红色鸳鸯”为主题的武山县首届全域旅游推介周红色文化传承游活动在鸳鸯镇费山村启动,在费山村红军堡下,由红军后代和退休干部编排的音乐情景剧《星耀武山》锦上添花,把人们带回了红军经过武山的那段峥嵘岁月。
武山红色底蕴深厚,从1935年9月到1936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先后经过武山。红军长征精神在武山留下深深的烙印,激励武山人民不断踔厉奋发。作为情景剧主创的退休老干部王悾,一直在走红军走过的路,宣传红色文化。“这个情景剧是通过我2019年编写的《北渡渭河》改编的,主要讲红军来武山到离开武山的故事。今天在红军驻扎的费山村演出,非常有意义。”王悾说,通过红色文化进乡镇进农村,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新一代走好长征路。
>红军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意义和原因)
“颉家大院张灯又结彩,苏维埃政府建起来……”作为主唱的马福来和孟秀萍介绍,这个情景剧排练前前后后共用了半个月时间,每一次的排练,都是一次红色教育。“我们能感受到苏维埃政府建起来的场景,红军带领群众投入革命闹解放的场景,以及红军要离开时群众依依不舍的场景。”
红军后代王进喜参与了演出。1936年,王进喜的父亲在长征路上头部受伤,经过武山时被留在了洛门镇刘坪村。“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们讲红军长征的故事,也教育我们要永远跟着党走。今天在这儿演出,我脑海里浮现的是红军要离开时父亲依依不舍的情景,很感动。”王进喜说,作为红军的后代,要把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传承下去,讲好红军故事。
穿着蓝色的红军衣,魏福玉认真做着每一个动作,这个革命的后代今天用特殊的方式纪念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叫魏向贤,1935年9月,在刘尚恭家的南厢房里,我的父亲和其他几位同仁庄严向党旗宣誓,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天水地区武山第一个党支部刘坪党支部。今天,我通过这个节目,怀念我的父亲。”魏福玉说,在红军待过的地方讲红军故事特别有意义,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忆苦思甜。
“你们的演出非常正能量,宣传和弘扬了伟大的革命精神,传承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需要这样的作品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为建设幸福美好现代化新武山汇聚强大精神动力。”在看完演出后,武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丽霞勉励演出人员,精磨细打作品,成立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让节目走上更大的舞台,传承红色文化。
“山丹丹花儿开哟,红军要出发;紧跟着红旗走哟,要听党的话……”伴随着小提琴和二胡的悠扬旋律,费山村红军堡下,长征精神传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