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撒手人寰不久,八王之乱爆发,紧接着五胡入华,中国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这一时期,一个叫大夏的国家应运而生。然而,它仅仅存在了二十多年,在历史长河中如过眼云烟,但这个国家的建立者自以为武功盖世,能一统天下。此人正是赫连勃勃,跟他的姓名一样不同凡响,很有来头。
赫林勃勃是匈奴消亡前最后一个杰出人物,其所处的时代,正是图王称雄,你方唱罢我登场,充满残酷斗争的十六国时期。当时中原地区五胡相继建立政权,五胡指的便是匈奴、鲜卑、羌、狄、羯五个边疆少数民族,十六国指的是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大夏、蜀国。
这个时期,汉朝中央集权政府衰弱,一批有远见和作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凭借聪明彪悍,从北方草原闯入中原大地,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因这样或那样的故事载入史册,大夏的建立者赫连勃勃正是其中之一。
>赫连勃勃简介(赫连勃勃大王)
《晋书》记载,赫连勃勃出身匈奴铁弗部,原姓刘,祖上为匈奴族前赵刘渊一族,其祖父刘卫辰曾被前秦苻坚委任为都督河西诸虏。公元383年,淝水之战苻坚惨败,自此北方许多部族,眼看前秦不能克服东晋,纷纷自立称雄,割据一方,将整个前秦的地盘瓜分殆尽。
刘卫辰借此良机占据朔方之地,拥有驱马控弦之士10万,但不久即被鲜卑部族首领拓跋珪所灭,刘卫辰被杀后,第三子赫连勃勃从混乱中逃出。赫连勃勃辗转抵达后秦,受到高平公没弈于赏识,将女儿嫁给了他,后秦皇帝姚兴封他为安远将军,让他辅助没弈于守高平,后又封他为持节,安北将军。
赫连勃勃身材魁梧,能言善辩,气宇轩昂,姚兴对他颇为赏识,认为他有济世之才,可以与自己平天下,而赫连勃勃是一个野心勃勃、不甘心于屈居人下的人,宁肯自己开垦荒地,也不愿意为人种庄稼。
公元406年,赫连勃勃袭杀岳父没弈于,兼并其部众,次年,自称天王,大单于,独自建国,设置百官。他认为匈奴是夏的后代,所以建国号为大夏,又认为自己匈奴母姓姓刘不合理,于是便改名为赫连,与天相连。
赫连勃勃虽是一介武夫,但他改姓赫连氏,却极有创意,这样一个逆天的姓氏,成了大夏皇室正统专用,其他的人都没有资格享用。
做了大夏天王之后,赫连勃勃长期袭扰后秦北境,他采用游击战术,敌进我退,疲惫后秦,攻占了不少城池。姚兴死后,其子姚泓即位,不久被刘裕所灭。刘裕攻占长安后,匆匆南下,夺取东晋帝位。赫连勃勃进攻长安,于公元418年在灞上称帝,留部将守长安,自己率军回统万城。
统万城是赫连勃勃增调十万夷民铸造而成的,他自称:统一天下,君临万邦,故曰统万。都城叫统万,已经够牛气的,更厉害的是,他的城门也是十分霸气,东面叫招魏,南面叫朝宋,西面叫俘凉,北面叫扫朔。
都城及四门的名称无疑彰显了赫连勃勃的凌云壮志,气吞山河,然而问题来了,大夏有没有这个实力或者底气呢?答案是否定的,所谓的大夏,只不过是占地千里的小国。尽管赫林勃勃颇有谋略,但为政残虐,横征暴敛,民不聊生。
修建规模浩大、庄严豪华的统万城,可以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让不少的民工付出了生命代价。而赫连勃勃本人时常携带弓箭,看见不顺眼的人就随意射杀,对待自己的臣属更是毫不客气,令手下的人胆战心惊。
当时正处于穷苦的战乱年代,赫连勃勃毫不体恤民力,只顾贪图享乐,穷奢极欲,不输于大国昏君。赫连勃勃死后六年,北魏攻陷统万城,俘虏赫连勃勃的嫔妃宫女数以万计,国库的珍宝器具不计其数。当时北魏皇帝拓跋涛忍不住感叹道:“一个巴掌大的小国,竟然如此奴役百姓,岂能不亡?”
不过,在大夏文人的笔下,赫连勃勃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赫连勃勃攻陷长安返回统万后,认为自己的事业达到巅峰,在全国开展歌功颂德活动,并挑选最好的文章刻于石碑,树于统万城南部,供国人敬仰。
这篇文章出自大夏著作郎手笔,简而言之,主要是用华美的词藻来讴歌赞美赫连勃勃的功勋,有些吹捧简直是令人肉麻。
想必赫连勃勃看到这篇文章后,定是满心欢喜,但拓跋焘看后却觉得夸大其词,当即怒骂道:“这文章是哪个货写的?把他揪出来,立即斩首。”还好崔浩当即劝说:“文人就是这个德行,往往言过其实,写文章也不过是为了讨主子欢喜,混口饭吃,不足以治罪。”
在十六国时期,除了苻坚、姚兴、石勒等少数极为明智的君主,多半都不似人君,最终难逃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命运。赫连勃勃尽管有志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但他在治国理政方面毫无建树,其政治残酷,横征暴敛,必然导致国困民贫,大夏只能成为贻笑四方的“意淫”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