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浆草科(双子叶植物纲牻牛儿苗目下的科)

酢浆草科双子叶植物纲牻牛儿苗目下的科

叶为指状复叶或羽状复叶,有时因小叶抑发而为单叶,有托叶或缺;花两性,辐射对称,单生或排成伞形,稀为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萼5裂;花瓣5,分离或多少合生,旋转排列;雄蕊10,下位,基部合生,有时5枚无药;子房上位,5室,每室有胚珠2颗,生于中轴胎座上,花柱5,分离;果为一蒴果或肉质的浆果。

中文名

酢浆草科

拉丁学名

Oxalidaceae R. Br.

植物界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

轮藻总门

被子植物门

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超目

蔷薇超目

牻牛儿苗目

酢浆草科

分布区域

主产于南美洲,次为非洲,亚洲极少

拼音

cù jiāng cǎo kē

中文学名

Oxalidaceae R. Br. (1818)

代表植物

杨桃Averrhoa carambolaL.

形态特征:乔木,高可达12米,分枝甚多;树皮暗灰色,内皮淡黄色,干后茶褐色,味微甜而涩。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0-20厘米;小叶5-13片,全缘,卵形或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一侧歪斜,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疏被柔毛或无毛,小叶柄甚短;花小,微香,数朵至多朵组成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自叶腋出或着生于枝干上,花枝和花蕾深红色;萼片5,长约5毫米,覆瓦状排列,基部合成细杯状,花瓣略向背面弯卷,长8-10毫米,宽3-4毫米,背面淡紫红色,边缘色较淡,有时为粉红色或白色;雄蕊5-10枚;子房5室,每室有多数胚珠,花柱5枚。浆果肉质,下垂,有5棱,很少6或3棱,横切面呈星芒状,长5-8厘米,淡绿色或蜡黄色,有时带暗红色。种子黑褐色。花期4-12月,果期7-12月。生于路旁、疏林或庭园中。

分布情况: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有栽培。原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现广植于热带各地。

主要价值:果生津止渴,亦入药。根、皮、叶、止痛止血。

酢浆草科

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L. var. corniculata

形态特征:草本,高10-35厘米,全株被柔毛。根茎稍肥厚。茎细弱,多分枝,直立或匍匐,匍匐茎节上生根。叶基生或茎上互生;托叶小,长圆形或卵形,边缘被密长柔毛,基部与叶柄合生,或同一植株下部托叶明显而上部托叶不明显;叶柄长1-13厘米,基部具关节;小叶3,无柄,倒心形,长4-16毫米,宽4-22毫米,先端凹入,基部宽楔形,两面被柔毛或表面无毛,沿脉被毛较密,边缘具贴伏缘毛。花单生或数朵集为伞形花序状,腋生,总花梗淡红色,与叶近等长;花梗长4-15毫米,果后延伸;小苞片2,披针形,长2.5-4毫米,膜质;萼片5,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毫米,背面和边缘被柔毛,宿存;花瓣5,黄色,长圆状倒卵形,长6-8毫米,宽4-5毫米;雄蕊10,花丝白色半透明,有时被疏短柔毛,基部合生,长、短互间,长者花药较大且早熟;子房长圆形,5室,被短伏毛,花柱5,柱头头状。蒴果长圆柱形,长1-2.5厘米,5棱。种子长卵形,长1-1.5毫米,褐色或红棕色,具横向肋状网纹。花、果期2-9月。

分布情况:全国广布。生于山坡草池、河谷沿岸、路边、田边、荒地或林下阴湿处等。亚洲温带和亚热带、欧洲、地中海和北美皆有分布。

主要价值:全草入药,能解热利尿,消肿散淤;茎叶含草酸,可用以磨镜或擦铜器,使其具光泽。牛羊食其过多可中毒致死。

参考资料

1.酢浆草科·植物智

标签: 酢浆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