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谦 民族英雄(裕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的秋天,英国贵族马戛尔尼奉英王乔治三世之命,率领一个有800多人组成的庞大使团,以为乾隆祝寿为由来中国谈判两国贸易问题。马戛尔尼在热河避暑山庄,向乾隆皇帝送上了一大批多达600箱的礼物。英国人这么做一是出于礼节和沟通关系,借机向清廷提出扩大贸易口岸、允许在北京派驻使节的请求;二是炫耀其科技进步成果和强盛的军事力量。

乾隆看着琳琅满目的礼品,对其中一艘载有110门火炮的“君主”号军舰模型最感兴趣。“君主”号是当时英国最大的战列舰,舰上的各种细微部分在模型中表现无遗。乾隆兴致勃勃地向使团人员询问了军舰上的许多细节,以及英国造船事业方面的问题。他还注意到了另外一些礼品:蒸汽机、织布机、望远镜。热气球、秒表、地球仪、天体仪、铜炮、榴弹炮、枪支和英国式马车等等。

由于礼物太多,内廷留下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其余部分都被转移到圆明园中储存了起来。时间一长,也就无人问津了。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是清廷大臣们以大国上邦自居,视这些洋玩意为“奇技淫巧”,十分鄙夷,不屑一顾。其二是君臣上下都酷似“井底之蛙”,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更不了解现代科技力量的强大和这些洋玩意的科技含量有多少。目空一切,盲目自大。

裕谦民族英雄(裕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0多岁的老乾隆将这些礼品全都照单收了下来,但是却并没有同意英国人通商等各项请求。不过,毕竟收了人家那么多的礼物,什么事也没有办似乎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乾隆给乔治三世写了一封回信,让马戛尔尼带回去。乾隆在信中答应在澳门开设一个洋行,从事贸易活动,算是做到礼尚往来了。乾隆信中的语气十分傲慢自大,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珍奇异宝,并无贵重。尔国王此次赉进各物,念其诚心运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亲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加开导,遣令回国。

乾隆认为,大清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没有必要与外夷贸易以通有无。何况英国与大清国相距遥远,远隔重洋,并无土地接壤,两国之间没有多大利害关系。马戛尔尼使团失败而归,这批象征“坚船利炮”的礼品渐渐被人淡忘。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后,在一片冲天的火光中,这些礼品被英国人找到。在洗劫圆明园的过程中,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面,放置着一大堆奇特的物品,上面还刻着英文。这批物品有:榴弹炮2枚,上面刻着英文及1782的字样,即1782年英国生产之意。除此之外,还有两架英国式马车,一台十分精密的天文仪器,一把典型的英国手枪,一门装在木箱子里面已经生锈的英国大炮。

马戛尔尼失望的离开了中国后,大清国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古老的帝国还在醉生梦死,沾沾自喜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大英帝国却在12年后,在海上击败了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从而确立了“日不落”帝国长达百年的海上霸主地位。

此时的英国人觉得,他们的实力与在中国得到的待遇很不相称。这个时候,英国对东方古老而神秘的大清国的实力如何,还不够了解,因此,还不敢贸然采取军事行动。为了改变清政府仅限广州一地通商的现状,英国决定于1832年,派遣一艘商船到中国除广州以外的口岸去摸摸虚实,看看传说中的东方的巨狮是老朽不堪睡着了,还是威风凛凛,牙齿锋利。英国派出的这艘商船不大,只有300吨,名为“阿美士德”号。名义上虽然是商船,至少也应该是武装商船,因为船上配备了大炮。

2月份,“阿美士德”号从澳门出发,未经清政府批准,擅自闯入广东南澳、福建厦门、福州,浙江定海、宁波、镇海,江苏上海,山东威海等地。当时清朝的情况是未开海禁,不允许任何外国船只闯入中国海域。“阿美士德”号的这次行动,就是要试探清政府的态度。他们很快就发现,清朝的水师实在是太水了,徒有其表,不堪一击。

南澳号称“南天第一重地”,不过是炮台二三座,战船七八只。水师提督的花名册上有士兵5000之众,可除去吃空饷的,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南澳水师对英船的到来,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眼看着英船如入无人之境,来去自由,轻松闯关。英船到了福州时遇到了阻拦,这令英国人很不爽,轰地开出了一炮。仅仅就是这一炮,把福州水师的士兵们吓得四处逃散,只剩下一个副将沈镇邦,由他出面向英国人道歉,才算了事。定海、吴淞口的水师也曾极力阻止英船进入。可是都毫无战斗力,不堪一战。对于清军水师的表现,就是连英船的翻译都感到奇怪,为什么“本地之全体海军舰队竟不能阻止一只商船进口”?

英船到了上海后,连续停泊了18天。英国人下船后大摇大摆地来到岸上,与当地官员进行交涉,并到城内观光考察。英船在上海呆腻了,说走就走,拔锚起航,扬长而去。英船在前面走,清军水师在后面远远尾随,等到英船已经走出去六七里地后,象征性地朝天放了几炮,以此来表示是他们将英船驱逐出境了。

清军水师的低劣表现,让英国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由大小不同的一千艘船只组成的整个中国舰队,都抵御不了一艘英国战舰。侵略中国只要1艘主力舰、2艘大巡洋舰、6艘三等军舰、34艘武装轮船,加上600人的舰载陆上部队就足够了。这支舰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沿海中国海军的全部威信一扫而光,并把数千只土著商船置于他们的掌握之下。英国人坚信,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通过武力一定会得到。

英国人的口气虽然很狂妄,但是清朝水师的实力也确实不敢让人恭维。清军水师可以说是一支“三无”部队,即无全国统一机构编制、无全国统一指挥系统、无先进的舰船和枪炮,而且部队素质不高,当官的贪污腐化,当兵的不知为谁而战,国家观念淡薄。一些有眼光的爱国官员对此无不忧心忡忡,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到虎门、南山、镇远、大虎等处炮台实地检查后,发现诸多问题,给道光皇帝上书,痛陈水师弊端。他说,这些地方所用的大炮,大多都是康熙年间至今时隔200多年仍在使用的旧物,官兵沾染各种陋习,疏于训练,发射大炮毫无准头,各营弓箭马枪的配备只有十分之三四。在实际打靶中枪枪脱靶、射箭五箭全空,或仅中一箭一枪的占了绝大多数。

有的官员把战胜洋人的希望寄托在陆战上,认为只要这些开着军舰的洋鬼子到了陆地,就不难收拾他们。据此,有人建议干脆废除水师,专门用于陆防。就连在当时思想较一般昏庸官僚先进的林则徐,开始也持这种观点。他在给道光皇帝的密折中如此陈述:“彼之所恃,只在炮利船坚。若赴大洋与之交锋,总应相度机宜,须得确有把握,方无虚发。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足以制其死命。”意思是说,在大海大洋里是洋人的世界,到了陆地则是我们的天下。因为有传言,洋人在陆地“浑身裹缠,腰腿僵硬”,如同玩偶,有何惧哉。林则徐这样一个比较有见识的封疆大吏,对洋人和海军的了解尚且如此肤浅片面,更何况其他人呢。

后来,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面前,林则徐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他在从广州被流放西北的途中,仍然念念不忘为朝廷献上御敌之策,以尽拳拳报国之心。他提出“有船有炮,水军主之,往来海中,追奔逐北,彼之能往者,我亦能往”,“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惟有坚船利炮,始为最佳的防海之物”。他不再把水师建设视为可有可无,而是上升到关系战争胜败的高度了。

正如西方学者麦卡奈尔所说;:“1840年的中英战争,双方所使用的武器,实为决定胜负的一项重大因素。英国是凭借西方机械发明的胜利者;中国则因使用中世纪的军事配备而失败。特别是蒸汽机推动的战舰,尤为中国人震惊与恐惧之源。”道光皇帝也承认,造成英舰“其来不可拒,其去不可追”的尴尬局面,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清军水师没有巨舰能够与敌人相抗衡。

落后就要挨打,尤其是海军落后,挨打更甚,也更无奈。1840年7月至8月,英军仅出动16艘军舰,就封锁了大清国的全部海防。如,封锁渤海湾仅用军舰5艘,大炮180门;封锁扬子江口,用军舰2艘,38门大炮;封锁宁波用军舰2艘,大炮46门;封锁厦门,用军舰1艘,大炮74门;封锁广州,用军舰4艘,大炮102门。

1841年2月26日,虎门失陷,清军伤亡500人,提督关天培、游击麦廷章战死,而英军无死亡。10月1日,定海再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战死,清军伤亡1000余人,英军死2人,伤27人。10月1日,镇海失陷,清军损失约1500人,钦差大臣裕谦投江自尽,总兵谢朝恩战死,英军死3人,伤16人。此役,英军还掳获清国科技人员模仿英舰改良的蒸汽轮船4艘。

我们应该承认,在上述的战斗中,很多清军官兵表现出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在入侵者的坚船利炮面前,清军技不如人,实力不如人,只能望洋兴叹,无力回天,眼睁睁地看着列强的军舰在中国的海疆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尽快摆脱窘境的办法,就是赶制和购买大号战船。魏源在受林则徐委托编写的《海国图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外矛盾暂时得到缓解,伤疤不再流血,清廷似乎忘记了疼痛,加强水师建设的设想被束之高阁,随之停了下来。而此时南方的太平军却势如破竹,在忠王李秀成的指挥下连克宁波、杭州,逼近上海。上海处于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险境之中,只因有英法联军的驻守而幸免失陷。

太平军攻占这些地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夺取出海口,以便向海外购买新式舰船和武器。列强为了各自的在华利益,纷纷向清廷表示愿意拔刀相助,出兵助剿,或协助向英国购买军火。主持朝政的恭亲王奕?与大臣文祥慎重权衡利弊,决定采用向外购轮攻剿之计。英国得知此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中国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建议清廷从海关关税中拨款数十万两,从英国购买并装备一支先进的轮船舰队,扫清江面,与步军夹击南京,“一日之内可保成功”。

清廷很快就同意了这个方案,于是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发生了“李泰国.阿思本兵轮案”(简称李阿舰队案)。最终,这场闹剧以失败而告结束,清廷建设近代海军的梦想就此蘧然破碎。个中原因,发人深思。下期将介绍李阿舰队案的由来,欢迎关注。

参考资料;

王家俭《李鸿章与北洋舰队》

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