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越来越成为中高考的必选项。本人陆续梳理、编辑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知识。如:天文、历法、地理、乐律、职官、科举、礼俗、饮食、建筑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存在什么缺陷)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第二篇历法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程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熟谷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这是因为月相变化的周期在二十九到三十天之间,现代测得是29.53日),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又1/4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又1/4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是这个意思。但要注意《尧典》这里说"岁",不说"年",这是用"岁"表示从今年某一节气(例如冬至)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一段时间,使之和"年"有分工,"年"表示从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之间的这一段时间。所以《周礼·春官·大史》说"正岁年以序事"岁年并举。
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上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如何适当安插闰月,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没有必要叙述。
正月立春雨水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展日午未申酉成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甲成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已壬午癸未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附带谈谈一些节日。
重阳(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据《续齐谐记》所载,费长房对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这是一般人认为重九登高的来源,但不一定可靠。《风土记》以为此日折茱萸插头,以辟恶气,而御初寒,与此并不相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