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作者(废墟作者借文章阐述的是中国缺少)

废墟之下(作者:曹建鹏)

(序:本篇小说,是心血来潮写的,从决定写到下笔不到十分钟,我也不知道自己打算写什么主题,是灵异?探险?还是纪实文学,都还不确定,甚至连大纲都没有,据说张牧野写《鬼吹灯》的时候也是这样本来想这篇灵异短篇,不知道咋回事,写着写着居然写出了《鬼吹灯》哈哈!我也写着说着吧,)

第一章私油贩子

>废墟作者(废墟作者借文章阐述的是中国缺少)

我这人经历很丰富,从16岁初中毕业,就开始自己创业,冬天到处赶大集卖服装,夏天买农资农药,但是没有赚到钱。

终于在我19岁的时候,我跟随隔壁村的一个朋友,背着双肩包,里面装着一套换洗衣服,一床毛巾被,还有一条九节鞭,加入了南下打工的大潮,坐了三天三夜的卧铺大巴,在我晕车晕的昏天黑地中,来到了一个叫高埗镇的地方,直到几天后,我才知道这镇是广东省东莞市的所辖的。经过一路上几次黑饭馆的明抢,身上的钱所剩无几,因为担心被打劫,我和朋友在劳务市场附近公园里长椅上轮流睡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才顺利地找到了一个鞋厂。

没想到,一干就是十多年,从最基层的员工做起,直到厂务主管。在经历了高层的勾心斗角之后,身心俱疲,觉得打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便毅然决然的辞职,回到了老家,利用多年来的积蓄在郑州科技市场开了家小科技公司,说是公司,其实也就是租了个办公间,每天从附近公司调货,再打电话到下面县市的电脑店卖货而已。

可能是自己的判断失误,在我加入这个行业时,电脑台式机组装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苦撑了两年以后,还是没有逃脱倒闭的命运。后来我做过网络电话,做过保险,均以失败告终。

而现在,我是个私油贩子!

说起这个职业,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就是一辆改装过的面包车,上面放着加油机和一个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巨大油箱。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购进一些低价的汽油,卖给那些车主,由于一升汽油要比加油站便宜一两块,所以在建立几个微信群以后,我的“客户”逐渐多了起来,我也不用冒着被交警查的危险,到处去送货,而是找了一个固定的地方,隐蔽起来,等着车主来加油。

说起这个地方,那是真隐蔽,这里在市区的最边缘,在拆迁以前,是个叫“张良坟”的村子,这村子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在村子的后面,有个巨大的封土堆,铺满细沙的封土堆上面种满了柏树,柏树是生长极为缓慢的树种,可是封土堆上的柏树都是两个人合抱都抱不住,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种的,据说当年日军侵华的时候,日本兵的指挥官,派来一队日本兵来数柏树的数量,数来数去都弄不清楚,最后只好作罢!在封土堆南边,竖着一块残缺的石碑,石碑碑头上的龙型雕刻,在破四旧的时候已经被“红小将”砸掉,碑身上刻着五个半字“汉留侯张良之”,“之”字已经被黄沙掩埋了大半,是我用手扒了半天才露出来的,我想下面应该还有个“墓”字。

封土堆的东边不足一里,有一条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河——西流河,河水不深,鱼却不少,村子拆迁之前,这里是一些野钓者的最爱。

由于城市扩张,政府规划将这一地区拆迁造湖,“张良坟”和附近的几个村子一样,村民在拿到了一大笔赔偿款以后,陆续的搬离了这里。他们的房子,也被轰鸣的钩机夷为平地,村民临走时,也没忘记把已经埋了好多年的祖先一并带走,挖掘过的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深坑。而那座立着石碑的张良坟,却经过专家勘察之后得出结论:衣冠冢,没有考古价值。

村子拆迁了,但是工程却迟迟没有动工,只是在这块上千亩地的周围,竖起了围挡,工程一搁便是七八年。一圈的围挡,仿佛隔成了两个世界,围挡以外是都市边缘,围挡以内便是无人区。

我来的时候,村子已经是一片废墟,遍地瓦砾和残垣断壁。封土堆上的柏树也早已砍伐殆尽,只留下巨大的封土堆和光秃秃树桩。

老吴给我围挡的钥匙的时候告诉我,这地方不干净,村民迁坟的时候很多无主坟都没有迁走,挖土机挖出不少骨骸,都露天扔着。

老吴是“张良坟”村的村主任,在村子拆迁以后,他负责这片土地的看管,通过一个朋友介绍才认识,喝了几次酒以后,便排着胸脯让我把选据点的事情交给他,这片地方就是他给我找的,安全,偏僻,还有路可以把车开进来,完全符合我的要求。

我买了帐篷,开着那辆金杯面包车,就来到了这片废墟之上,开始做起了生意。

那时我完全不知道这片废墟之下,有着怎样巨大的秘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