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服饰(中国民间服饰)

在科技不断发展

人类文明飞速进步的今天

很多传统技艺因为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减小

>民间服饰(中国民间服饰)

而被人们所忽视、遗忘

但总有一些人

在默默地保护与传承着这些传统手工技艺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楚雄州

这些堪称“绝活”的民间技艺

↓↓↓

火草麻布纺织技艺

居住在楚雄市三街镇的彝族群众

至今仍保留着“火草麻布纺织技艺”

而这项流传500余年的技艺

如今与楚雄的民族民间刺绣技艺融合

制作出的民族服装服饰广受好评

这个正在纺麻织布的老人叫张秀英,是楚雄市三街镇火草麻布纺织技艺的传承人。对于70多岁的张秀英来说,这一台古老的纺织机是她最珍视的“宝贝”,这一份手艺,在她的手上已经传承了几十年。

楚雄市三街镇火草麻布纺织技艺传承人张秀英:

学得早了,十二、三岁就学会了,那时候就是奶奶教下来,我妈妈和我姐姐教我,穿的没有,就是穿麻布衣裳。

张秀英告诉记者,每年的六、七月间,是采摘火草、收割火麻杆的季节。她们将采来的野生火草叶片洗净,剥下叶背面白色纤维层,搓成线,叫火草线。把麻杆浸泡后剥下外皮纤维纺成线,叫火麻线。织布时,用火麻线作经线,火草线作纬线,重复交织而成一定宽度的火草麻布。从割麻、制麻线到织布,就有几十道工序,织一件衣服,要花上好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今,为了把这份手艺传下去,张秀英收了徒弟,与当地的民族民间刺绣结合起来,制作出彝族服装服饰,在集镇上经营起民族刺绣店,以火草麻布作为衣料制作的彝族服饰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如今,把火草麻布纺织技艺传承发展下去,成了张秀英最大的心愿。

(野生火草干叶片)

(火草线)

楚雄市三街镇火草麻布纺织技艺传承人张秀英:

我老人家就是要教授给下一代,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一定要学会的,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在文化变迁的今天,传统的彝族火草麻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彝族群众的文化记忆。在楚雄市三街镇,火草麻布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民俗活动、节庆活动、祭祀礼仪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楚雄市三街镇民族文化学者鲁银才:

在当地的彝族毕摩经中,有很多有关麻布、织布的传唱,在三街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有非常多的彝族妇女都穿麻布衣裳,那个时候几乎家家都有麻布机,每位妇女都会麻布制作技艺,可以说麻布是彝族群众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生活原材料。

如今,“火草麻布纺织技艺”被列入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楚雄市依托各乡镇民族刺绣坊,培训了一批“火草麻布纺织技艺”传承人,通过成立非遗保护机构,开展火草麻布纺织技艺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这一份古老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知识拓展

火草

火草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生长在1800-2600米的高湿松树林和灌木丛间,耐寒、喜湿,4月份发芽,7至8月为生长旺季,是采摘的最佳季节。叶长约15厘米,背面有一层薄如蝉翼的白丝,有大叶火草和细叶火草之分,细叶火草主要用来取火,大叶火草用来织布。

《南诏通记》对火草布有如此描述:“有火草布,草叶三四寸,塌地而生。叶背有棉,取其端而抽之,成丝,织以为布,宽七寸许。以为可以为火,燧取火,故曰火草。”

火草麻布的纺织技术

史料记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制作使用“火草布”的历史已有500多年,这种利用野生植物的叶子为纺织原料的纺织方法,在中国纺织史上较为独特罕见,是西南少数民族在纺织技术上,一项重要的创作和发明。

三弦制作技艺

牟定县蟠猫乡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培养彝族歌舞和民间技艺传承人,鼓励、支持在民族服饰、民族乐器、民族手工艺品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民族民间艺人率先发展规模生产,带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

一名坚守工匠精神的手艺人普克明

↓↓↓

这位古稀老人名叫普克明,如今70岁的他准备把制作三弦的手艺传承给儿子起云兴。

民间手艺人普克明:

我做了二十七、八年了,以前我们年纪轻时候是一种爱好,现在我把它当做一种技能,这个手艺我要把它传给我儿子,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三弦的制作工序多达20多个步骤,需要三到四天完成,繁复的制作工艺,考究着每一位三弦制作者。普克明说,制作过程中最难的是雕刻,雕刻过程不仅需要一份耐心,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

普克明制作的三弦外观精美、音律准,每到赶集时他就会把三弦带到集市上卖,或者收购商直接上门订购,这样一来,普克明每年可销售30多把三弦,年收入达2万元左右。为了把父亲的手艺传承好,起云兴空闲时间就会和父亲一起学习制作。

普克明儿子起云兴:

这个弦子是我们蟠猫乡比较传统的一种艺术,也是民间民俗大小事都喜欢用到的东西,我爸自己摸索二、三十年,传承下来也不容易,我作为他儿子,我也会把它传承下去,我也会努力学习、认真学习,把蟠猫乡这张名片一代一代传下去。

近年来,蟠猫乡通过党建引领,人才支撑,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党建文化之中,大力实施文化传承工程,坚持把民间艺人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把非遗文化传承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进一步铸牢各族干部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彰显。

民族民间刺绣技艺

在楚雄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中

绚烂多姿的民族民间传统手工刺绣技艺

无疑是一朵耀眼的奇葩

楚雄州民族民间传统手工刺绣技艺

传承久远、绚丽多姿

以彝族刺绣为代表的民族刺绣

设计奇巧、配色大胆、纹样丰富

手工精湛、制作精致

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依托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这一平台,楚雄彝族刺绣先后登上了北京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楚雄民族民间刺绣、服装服饰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传统手工刺绣技艺得到大力弘扬和传承,楚雄州民族刺绣、服装服饰国际化时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成为了云南省“布”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州(市)。

来源:楚雄州广播电视台《楚雄新闻》公众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