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几句矛盾吗?
>老病有孤舟(老病有孤舟上一句是什么)
有人说,这诗写于出征途中,7月到碣石,其实那时行军遇阻,曹操不比后来横槊赋诗的处境,写诗的可能性不大。再就是这一章之后是《冬十月》,可见大概率是回军途中写的,已经九十月之交。此时“树木丛生”尚可解,可“百草丰茂”呢?是不是矛盾呢?
是否可以如是解:观诗不一定以实眼。诗人是为了突出疾风劲草、风涛乔木的壮观。此时的风大起来了,草、树、海水都激荡在风中。诗由静入动,而且一旦动起来,就仿佛摇撼一切,吞吐万物。所以作者用了“涌”字。秋风萧瑟接洪波涌起这一句最好,只有秋风去鼓荡海水才能看到气象,如果写秋风去吹树叶,就真“萧瑟”了。既是自然界的伟力,也是内心激荡的力量,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欣赏这一句,应该欣赏“声”,而非其“色”。
是这样吗?方家赐教。
郑板桥说:可恨青龙偃月刀,华容道上不斩曹。至今留下奸雄种,逼我诗人坐后艄。
把曹操放到中国古代帝王、政治家群体里面,他不是最好的。而把他放到文学家群体里面,也不算是最好的。但是两种角色结合在一起,他几乎就无敌了。这种结合产生的化学反应,是诗之外的格局和气象。
正是这个特点使他不同于一般的帝王——“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显风骚”;也不同于一般的诗人,一般的诗人文诗居多,像杜甫、李白这些诗人,确是伟大的诗人,但是他们在政治上缺乏建树。而最要命的是他们认为在政治上缺乏建树,就是一辈子白过了。杜甫的这种感受尤其强烈。伟大的杜甫,他登高有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里面有“来”、有“下”,但是整个“万里悲秋常作客”是潦倒的,心情有一股莫名的凄惶。“夕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多伟大的景象。但接下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老泪横流,又怆然了。
颉颃其间的,应该是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时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