鹡鸰香念珠是秦可卿出殡当天,北静王出场路祭时,召见贾宝玉,从手腕上撸下来做见面礼的御赐之物。这就有几个问题了。
>元春怎么死的(元春是被谁害死的)
首先,北静王作为当权郡王,不应该出席秦可卿的葬礼。从后文贾敬死后,皇帝下旨“王公以下,准其吊唁”看,分明就指出北静王贸然出席贾府“冢孙妇”的葬礼,不合法,不臣不恭不敬!
其次,北静王将御赐鹡鸰香念珠,随手送给贾宝玉,是对皇帝的藐视。别说御赐之物不好随便带在手上。就是普通人,兄弟给的礼物,也不好随便送给别人。尤其鹡鸰香念珠背后还有特别深意。
最后,北静王是四王八公之首,他们虽然不是一个整体,但利益趋同守望相助。是横亘朝堂数代,影响新皇帝执政的最大势力。
历代皇帝登基第一件事就是争取这些老臣效忠。他们臣服则皇位稳固,他们不服则皇位不稳。
北静王与皇帝算是堂兄弟。皇帝赐给他鹡鸰香念珠,就是拉拢,希望得到扶持之意。《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脊令”就是鹡鸰,说的是鹡鸰鸟群居,常发出短促明亮的叫声。一有危险会及时提醒通知其他鹡鸰鸟,就像兄弟守望相助一样。
皇帝赐给北静王鹡鸰香念珠是明显拉拢。北静王却转手送给贾宝玉,既是对皇帝不敬,也是对贾家拉拢。
为人臣子藐视皇帝,拉拢其他臣子结党,他是忠臣还是逆臣就不言而喻了。
不过,本文主要不说北静王,而是要从鹡鸰香念珠入手,说一下贾家抄家和贾元春之死。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我们发现《红楼梦》里有很多唐代的影子。比方国都叫长安,皇宫是大明宫,戴权是大明宫内相。贾母父亲史公是尚书令,唐以后就没有这个官称。包括太上皇与皇帝同朝,也是唐朝最多,最有影响的就是唐明皇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红楼梦》里关于他们的线索引用很多。
曹雪芹当然不是写唐朝历史,而是借唐朝一部分典故铺陈《红楼梦》的故事线索,以便于读书人理解故事。后面宋朝、明朝和清朝的一些线索引用都是这个道理。
鹡鸰香念珠的典出,第一时间让人想到唐明皇唯一传世的书法《鹡鸰颂》,就是描写他与几位兄弟的兄弟情。
唐明皇李隆基,史称唐玄宗。他是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第三子,开创了开元盛世。晚年却因宠幸杨贵妃和杨国忠,酿成安史之乱,盛唐由此而终。
马嵬驿之变后,杨贵妃被缢死,杨国忠被杀,杨家灰飞烟灭。唐明皇西进入川,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登基为皇帝,是为唐肃宗,尊唐明皇为太上皇。
唐肃宗启用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后,接回唐明皇,一时间两皇同朝,李白有诗“双悬日月照乾坤”,《红楼梦》也有引用。史湘云的酒令说过。
史湘云的海棠花签“只恐夜深花睡去”,就是借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湘云与丈夫的爱情悲剧。
唐明皇做了太上皇,与李亨同朝。《红楼梦》中也有太上皇。贾元春晋升后,贾政先拜见皇帝,随后去了“东宫”,就是去见太上皇。
大明宫又叫东内,是唐太宗给太上皇李渊修建的宫殿。而李隆基晚年被李亨由兴庆宫迁到太极宫。太极宫就是太极宫、东宫和掖庭宫的统称。贾政去东宫就是去拜谢太上皇。
贾元春省亲,更是太上皇的旨意,贾家积极响应,代表对太上皇念兹在兹,忠心臣服。必然引起皇帝不满。不提。
唐明皇晚年思念杨贵妃的故事,被白居易写成《长恨歌》,清代戏剧家洪升据此创作了《长生殿》。
贾元春省亲当晚点戏《乞巧》就出自《长生殿》。脂砚斋批语《长生殿》伏贾元春之死。暗示元春与杨贵妃一样下场。
根据元春判词图画“弓和香橼”影射贾家心有不甘参与谋逆,“虎兕相逢大梦归”代表落实冲突,以及北静王拉拢贾家图谋不轨,焦大叫嚣“红刀子进白刀子出(反了)”,戴权卖给贾蓉五品龙禁尉是个“请君入瓮”的骗局等种种线索,《红楼梦》最后有一场类似马嵬驿之变的军事行动,贾家对皇帝图谋不轨失败,惨被抄家。
宁国府介入深,灰飞烟灭。荣国府被连累抄家后主犯治罪,其他人遣散自生自灭。贾元春在行动发生前,发现皇帝设圈套害贾家,被下旨由夏守忠处死,结局与杨贵妃一样,又凄凉又耻辱。
综上,鹡鸰香念珠背后,是曹雪芹借唐明皇的马嵬驿之变,讲述贾家与贾元春的下场,就像杨家与杨贵妃,卷入皇权斗争而灰飞烟灭。
鹡鸰香念珠典出唐明皇的《鹡鸰赋》,暗示《红楼梦》的政治格局和故事走向脉络。
当然,《红楼梦》吸收了很多历朝历代的故事片段,丰富了“兴亡”二字的真谛。至于什么“唐宋明清”历史云云,不过是以史为鉴罢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作者、点赞、收藏很重要,文章每日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