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中涛
褚遂良碑刻楷书
>诸遂良(诸遂良是哪个朝代的)
褚遂良(596-658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政治家,著名书法家,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其楷书也被称为“褚体”。
以出生年龄为标准,褚遂良比欧阳询小39岁,比虞世南小38岁,比薛稷大53岁。由于薛稷的楷书基本上是学褚遂良,没有自己的面目,因此也有人认为,“初唐(楷书)四大家”实际上只有三家,即欧阳询、虞世南和褚遂良,薛稷只能算是“凑数”。
褚遂良碑刻楷书
褚遂良父亲褚亮与欧阳询、虞世南为好友,欧、虞二人实际上算是褚遂良的长辈,且都在书法上给予了褚遂良诸多指导。正因为如此,在褚遂良早期楷书碑刻中,如《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等,我们能够看到大量欧阳询、虞世南楷书用笔和结构的影子。
然而褚遂良的楷书,却并不仅仅只学习欧阳询、虞世南二人,而是进一步广泛学习和吸收了南北朝以来的各种碑刻和行书。其中包括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的墓志铭以及东晋以来南朝的行草书。
褚遂良行书枯树赋
在经过遍临北朝碑刻和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迹后,到褚遂良书写碑刻《雁塔圣教序》时,其楷书已经具有自己特色,也标志着“褚体”的正式形成。
往小了讲,褚体可以说是对于欧阳询、虞世南两家楷书的整合。往大了讲,褚体又可以说是对于北朝(以墓志铭为代表)碑刻和南朝行草书的融合。正是通过这种融合,使得褚体楷书同时具有北朝碑刻的规整和南朝行书的飘逸。
褚遂良行书枯树赋
从楷书字体演进的角度看,褚体也在唐楷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中继者”角色。换句话说,褚体上承欧体和虞体,下启颜(真卿)体和柳(公权)体。在颜体和柳体的用笔结构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褚体的直接影响。
褚遂良楷书书迹,目前可信的只有碑刻,包括《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和《雁塔圣教序》等,而《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虽然是墨迹本,且挂在褚遂良名下,但一般认为都是宋代人所写,而非褚遂良真迹。
褚摹兰亭序
《大字阴符经》更具备褚体飘逸多姿的特征,虽然不是褚遂良手书,但仍可作为练习褚体的重要范本。《倪宽赞》墨迹本则并不是完全的褚体风格,同时具有欧体和虞体的影子。《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两种墨迹本的存在,本身也说明了褚体对于后世的重大影响。
褚遂良行书资料,主要有《褚摹兰亭序》(墨迹本)和《枯树赋》(刻本)。另外《大观帖》卷四还收录了褚遂良的多则行书手札,其中包括《潭府帖》等,都是刻本。《褚摹兰亭序》也只是一种说法,并无确切证据该书迹就一定是褚遂良真迹。
传褚遂良楷书墨迹
由此看来,与欧阳询、虞世南所不同的是,褚遂良流传于世的行书中,并没有任何一件真正确切可考的墨迹本。《枯树赋》刻本,也有人认为实际上是米芾的临写本。
传褚遂良楷书墨迹
褚遂良楷书对于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尽量模仿写成褚体那种样子,如薛稷就是如此。自薛稷以来,专学褚体楷书的习书者无数,宋、元、明、清都是如此。即使到现在,专学褚体的也大有人在。
二是吸收褚体的有益元素,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书写风格当中。我们前面说过,颜体、柳体实际上都受到褚体的影响。不仅如此,宋四家(苏、黄、米、蔡)以及南宋以来的书法名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褚体的影响。
《大观帖》卷四所收录褚遂良手札
褚遂良行书对于后世的影响则更为深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四家当中的米芾,他的楷书和行书都受褚遂良的影响很大,他本人非常推崇褚体,或者说米芾发扬光大了褚遂良行书的影响力。南宋以来以至于元明清各朝代,米芾行书的影响力无所不在,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对于褚遂良书法的学习,我们还是建议首先收集一下他的各种书法资料,包括墨迹本和刻本,并将这些字帖都临写一下,而不要只盯着一个《雁塔圣教序》碑刻。通过这种学习,能够使我们对于褚遂良的书法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大观帖》卷四所收录褚遂良手札
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