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什么意思)

在穿越文爱好者眼中,要给我大汉/唐/宋/明续命,美洲来的红薯土豆玉米南瓜之类作物那是不二之首选。可不论作物如何高产,田地得开垦出来才谈得上种东西长东西。然而就“犁田”这个动作,那些穿越时空的“救命稻草”,恐怕并不如《天工开物》中一段总共才五十二个字的冶炼技术来得重要。

感谢社会的进步,关注冷研的大多数读者已经不需要到农机市场去选购仔细犁铧,伺候地皮填饱肚子了。技术进步就是这样,问题消灭了,人们就不会理解为了消灭这个问题而绞尽脑汁想出的技术手段了。当然,我要说的不是怎么做犁铧。这问题中国造两千年就解决了。我说的是,如何延长犁铧的使用寿命。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什么意思)

不种大田的人恐怕无法理解,如上图这样犁田到底对犁片的需求有多大。一直到二十一年前的1997年,全国犁桦的平均使用寿命如下:北京砂壤土地区为13~20h㎡/片:新疆、海南砂土地区为3h㎡护/片:东北粘土地区的使用寿命为33~20h㎡/片:东北白浆土地区为20一27h㎡/片:东北砂壤土地为16~20h㎡/片以及东北石砾土地区为3.3一4h㎡/片。按1980年的机耕面积42x103h㎡亩计算,每年消耗各种犁桦达200多万片。要知道这时候已经是1997年了!古代可咋办?

▲要注意的是,金属材料的“便宜”在古人眼里和现代人眼里那是完全的两个概念。对于古人来说,便宜的铲子,嗯,锸,是长这样的

▲和这样的

▲这玩意怎么用呢?大禹的画像长这样

下图红圈处就是铁器插的地方。是的,整把铲子只有这一点点地方用了铁,其他地方都是木头。这玩意一直用到唐末

▲而现代的铲子长这样

没有人会觉得这样的铁铲太贵了自己用不起吧?可对于穿越回去的龙傲天们来说,你治下的领民真的会用不起。

▲这是现代的畜力犁

▲汉代发明的畜力犁一直用到建国后

既然铁器相对现代昂贵,那么千方百计延长铁器使用寿命就是必然的。尤其是对于犁这种农具来说。普通的钢材还不行,得高碳钢,不然你犁不动地。汉代的高碳钢那可是百炼钢,折叠锻打几十回才行。用于农具成本接受不了。没有钢如果用白口铁凑合,不是不可以,一则不耐用。二则费力,效率低。到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冷研之前的文章《刀剑真的不详吗?这个流传千年的说法竟源自一帮道士》提到过。这个技术在诞生之初专用于打造刀剑,到明清技术普及了才用于农具。不过灌钢法仍然太麻烦了。得等生铁完全融化滴上熟铁才成,这个过程不好控制钢质,成品率还是低。

生熟铁合炼技术的最终简化版可能出现在明代。明代有两篇文献记载这项技术。一篇是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锤锻第十卷·锄镈》,全篇有关“擦生”工艺只有五十二字,把原文语释成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锄和锹这类农具,熟铁打成,用熔化的生铁淋在刃口部份,然后插入冷水中进行淬火,就成为既坚硬又强韧的农具了。并且还说:每件锄和锹重一斤,用生铁三钱,少了不坚硬,多了则太脆,容易折断。另一篇是明朝唐顺的《武编》,文中说:把生铁与熟铁同时加热到红透生铁开始熔化,等它快要流动时,用钳子夹着用力在熟铁上摩擦,将它擦到熟铁里去。

1937年至1949年之间,我国西北、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东北等地制造小农具和刃口工具的手工业,都有采用此项工艺者。1963年,机械科学研究院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指示,在攻克不锈钢机械加工成套工艺上采用了擦生工艺.最后生产的成品套筒扳手硬度达到HRC67~68:625℃的红硬性也提高了3HRC,能保持HRC64,硬度非常高。还是说回铧犁的事情。80年的时候黑龙江农垦大学做了实验,实验后表格如下

从桦宽A的磨损情况看,擦生犁桦磨损量最小,喷焊犁桦的磨损量最大;擦生犁桦耐磨是因为犁桦的上下刃进行了擦生;使表面形成了硬度很强的白口,同时擦生后进行了淬火,使原犁铮的硬度不降低。现在大家明白了吗,技术的进步不在于多么炫目精深,而在于深入地挖掘现有技术的潜力,并且要以最容易实现的方式去实现它。或者说,正式因为中华民族按照这种思路点科技点,才让我们成为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灵吸怪,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