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嘎扎布村写景
>小桥流水人家的上一句(小桥流水人家的上一句是什么一首)
作家与村支部党员合影
作者:李明军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北方的荒原里散发着春的的气息。3月31日,我们《黑土文学社》《北方都市文化》等作家、作者一行9人来到了吉拉吐乡下嘎罕扎布村。
3月31日一大早,我坐上海英乡长开的车,一路上,她给我讲了很多很多……讲山村的风景;讲乡村的变化;讲脱贫致富的故事……令我听得如醉如痴,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所要采风的目的地。看到此情此景,真的让我感叹道:高乡长的介绍,让我不虚此行。高乡长喜欢画画、所以下嘎罕布村的山、水、房屋在她的眼里都是画。她指点着一路上的风景,让我不禁想到了那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
下嘎罕扎布村,建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受旗王爷分封的蒙族傅姓迁入此地拓荒立屯,由于在屯西北处有一山沟,时有野猪出没,曾得名嘎罕扎布。之后又新建一屯,取名上嘎罕扎布,因该屯位于坎下,故改称为下嘎罕扎布。“嘎罕扎布”系蒙语,汉语意为野猪沟。
下嘎扎布村村景
《小桥流水人家》不看不知道。走进村屯,让我真的感受到农村生活的韵味,一条绵延不断的山坡伸向远方……头在哪里、尾在哪里不得而知,但从笔者查看地形可以判断,这里曾经发生过级别不小的地震,导致地层断裂,由此产生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所以形成如此上下坎落差很大的地貌,上盘裸露的地层经过多年的风雨剥蚀,又形成颜色不同,层叠相间的鬼斧神工,看上去甚为壮观……从山底下渗透出的一股股山泉在村中流过、清清的、甜甜的,不声不响地在村间修筑的桥洞里、沟壑里慢慢地流淌,不知流淌多少年,无论春夏秋冬,村里祖祖辈辈的人见证了它的历史……这里的人走过一辈又一辈,这里的山泉也流过了一辈又一辈,没有能考证她流过了多久,滋润了多少代人。
没有亲眼目睹就感受不到脱贫致富后百姓的幸福。海英知道,因为她是包村的干部。哪家哪人有什么困难她都了如指掌,难怪在我们走入村屯时和走出村屯时的一片恋恋不舍的欢呼声。因为这里的百姓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全靠党的富民政策,他们从内心里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乡领导……如今百姓的生活就如流出的山泉一样,清清的、甜甜的、质朴的、厚重的……
泉水叮咚
我们一行9位作家在参加完村党支部党日活动后,在高乡长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农户杨玉霞的家。这位老人见到来了这么多客人,很是感动,高乡长把客人逐一介绍给老人,老人拉着海英的手说,我这辈子都想不到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说着说着流出了激动的泪水。高乡长说,老妈你有困难尽管说。这一老一少的对话,让笔者感受到官民一家亲的感觉。今年73岁的杨玉霞老人,曾经是因病致贫户,13年前老伴儿因病去世,负债累累,自家住的土房年久失修,冬不挡风,夏不遮雨,即将倒塌。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由副乡长高海英具体包保杨玉霞老人,做了大量具体工作。经过党和政府的帮扶,为杨玉霞老人盖起了新房,办理了助保贷款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让杨玉霞老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随后,作家一行9人又来到了已故老兵孟兆起的家中,采集到了他的一些英雄事迹。孟兆起所在的44军132师396团、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21师63团、志愿军38军、394团、132师385团386团前身为嫩江军区独立团,1946年7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由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12团的部分连队为基础扩编而成。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解放天津、解放广州等重大的作战任务;广州解放后,396团担负了广州城市的警备任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我们永远怀念他,他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英雄事迹也将永远鼓舞我们向前进。
作家们走上上嘎上
在采风即将结束时,作家们还观赏了上嘎山。在山下一眼望去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向远处延伸、山脊陡峭高耸;在山中,大家发现了潺潺流淌的清澈泉水;上了山,一望无际的平原展现在作家的眼前显得非常的辽阔,上嘎扎布村就坐落在这里,荒原里牛羊遍布,坐在车里的作家们清晰地看到了富裕的上嘎扎布村,家家户户房屋连片,许多人家院里停着小车,有的甚至一家有两台车。在东北的清明前夕,虽然没有像南方那样姹紫嫣红,可小草已钻出泥土,远处树木绿意朦胧,用不了多长时间这里便会绿野千里、桃红柳绿。作家们一路欢声笑语,他们不仅畅游在这景色优美的大自然中,而且体会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如一缕缕春风,吹遍祖国大地,老百姓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今的小桥流水人家,笔者改写成如下的景象:树上喜鹊喳喳,小桥流水人家,龙脊稻田坡下。夕阳西下,富裕人在天涯。走出下嘎罕扎布村已是下午1点左右,村民们热情的问候和恋恋不舍的招手,此情此景定格在笔者难忘的记忆里……这里的清泉还在流淌,这里的炊烟还在飘荡,小河流水人家,一幅乡村图景在画家的笔下栩栩如生。
裸露在地表的山体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