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做生意不愿意与他人合伙,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合作会产生争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国家间的合作也是如此,也有可能因为利益产生争端,导致两个国家长期不愉快。就比如上世纪后期,发生在南美洲的一场国际争端。
争议国家分别是巴西和巴拉圭,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拉圭和巴西为邻,是南美洲的一个内陆国。与巴西相比,巴拉圭只是一个小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关系,但两国历史上却发生过很多的不愉快。
19世纪60年代,巴拉圭曾挑起对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个国家的战争。巴拉圭作为一个小国,以一己之力抗衡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大国,结果毫无悬念,以巴拉圭的惨败而告终。
>巴拉圭人口(巴拉圭人口和面积是多少)
这场战争导致巴拉圭的大部分城镇被夷为平地,损失人口达到了70%,可以说,一场战争几乎让巴拉圭亡国灭种。除了这些损失之外,还有领土的损失。巴拉圭损失了全部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个国家的争议领土。战争结束后,巴西控制了巴拉那河大部分河段,巴拉那河下游则成为了巴西和巴拉圭的界河。
巴拉那河是南美大河之一,水能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巴拉那河下游,不仅径流量更大,河道落差也非常大,水能资源更加丰富。不过当时,巴西并没有开发水能的需求,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巴西经济的发展,电力的缺口越来越大,巴西便计划,在水能丰富的大河上修建大型水电站。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西先后在境内多条大河建设了水电站,满足了部分电力需求,但水能最充沛的巴拉那河下游却没有一座水电站。主要原因就是,巴拉那河下游是巴西和巴拉圭的界河,而且两国关系并不友好。但巴西不愿白白浪费巴拉那河的水能资源,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找到了巴拉圭协商,希望合作建设一座大型水电站,由两国共同出资,各自承担一半费用,事后的发电量也是一国一半。
建设水电站,对于两国来说,都有利益,而且巴西提出的条件非常公平,巴拉圭便同意了巴西的主张。1973年,两国达成了建设协议,计划1974年正式动工。但巴拉圭是一个小国,根本拿不出一半的建设费用,只能向巴西贷款。因此,包括巴拉圭应付的启动资金,以及后来的建设和运营资金,总计180亿美元,均来自巴西方面的贷款。
水电站被命名为伊泰普水电站,于1974年如此开工,通过10年建设,1984年正式开始发电。这对巴西和巴拉圭来说都是好事,意味着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但没想到却产生了争端。争端的原因是,两个国家都觉得自己吃亏了。
原来,水电站发电之后,由于巴拉圭人口少,根本用不完水电站一半的发电量,巴拉圭每年实际的用电量仅仅是伊泰普总发电量的5%。于是巴西便提出,巴拉圭多余的45%电量可以按成本价卖给巴西。考虑到伊泰普水电站的建设费用完全来自巴西,巴拉圭便同意了巴西的方案,并且签订了协议。
但不久之后,巴拉圭却觉得自己吃亏了。原因是,巴西按成本价购电,根本没有付给巴拉圭任何现款,只是用巴拉圭的欠款抵消。而且每年成本价卖出的45%电量,不足以抵消巴拉圭每年要还给巴西的欠款本息。也就是说,巴拉圭成本价卖电,不仅拿不到钱,每年还要额外付钱,这样下去,巴西不仅可以完全收回借给巴拉圭的贷款,还能长期享受成本价购电。此外南美其他国家也提出按市场价购买巴拉圭的电力资源。所以对巴拉圭来说,远不如按市场价把电卖给其他国家,然后再还钱给巴西。所以巴拉圭觉得自己亏了。
而巴西也认为自己吃亏,巴西认为,建设水电站的费用都是巴西所出,巴拉圭一分钱没花,得到一半水电站,不仅解决了巴拉圭全国的用电问题,也增加了巴拉圭的外汇收入,这完全是巴西的恩赐,占了巴西一个天大便宜。所以巴西坚决不同意巴拉圭解除成本价卖电的协议。就这样,两国都觉得自己吃亏了,不过由于两国签订了协议,巴西不同意节约,巴拉圭仍然要履行协议,按成本价售电,因此两国长期争执不断,关系越来越差。直到2009年,巴西为了改善和巴拉圭的关系,才同意签订新协议,提高了购电价格,两国关系才趋于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