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莲(三寸莲花不烂之舌)

中国古代人穿什么鞋?我想你首先想到的是草鞋、绣花鞋或木底鞋。关于古人的鞋子,你还知道哪些?

古代:吃其肉,用其皮

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用细条皮将兽皮绑在脚上。这是最原始的鞋子。

>三寸莲(三寸莲花不烂之舌)

中国最早的鞋子是新疆楼兰出土的羊皮靴。这双鞋是穿在一个18岁左右的女人的脚上的。它们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们也是世界上最早出土的鞋子。

商周:纺织业的进步

商代根据服饰的不同,对鞋的颜色、材质和图案有严格的规定。丝绸织造技术精湛,丝绸和纺织面料成为流行。

战国以后,“顾”字逐渐被“禄”所取代。

战国时期,有个郑国人到集市买鞋。他事先在家里量了脚的大小。到了市场,他发现自己忘记带绳子了。于是他回家取绳子。当他再次回到市场时,市场已经散了,他终于没有买鞋了。这就是“郑人买鞋”的故事。

秦汉:皮鞋是简单生活的表达

秦汉时期,由于皮革资源丰富,穿着皮鞋意味着生活简朴。此外,还有丝绸制成的鞋子、木屐和草鞋。

草鞋始于夏朝,用草编制成。

古代侠客和隐士似乎都喜欢穿草鞋:“竹竿直石鞋轻于马,草雨风雨如命。”

在古代,鞋子是左右穿的。穿起来不会不舒服,因为古人会选择柔软的材料,如草、棉麻、兽皮等。

魏晋南北朝:木屐是中国先民的发明!

木屐主要由木头制成,故称“木屐”。最古老的木屐是1989年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发现的,底板有五个孔,用于系绳。

据晋书记载,东晋丞相谢安得知自己大胜后,心平气和地与客人下棋。然而,棋局结束后,他兴奋得忘记抬脚,摔断了木屐和牙齿。

可见木屐是晋代的家居鞋。

隋唐五代:原来长靴这么早就流行了

隋唐时期,专指“生皮鞋”的“鞋”字取代“鞋”,成为鞋的总称,沿用至今。

到了隋朝,靴子被宫廷正式采用,成为官员的服饰之一。

靴子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所穿的,又称马靴。相传是战国战略家孙膑发明的。靴子更适合骑马和在草地上徒步,也有利于腿部保暖。因此,靴子传入中原后,长期在军队中使用。

隋唐时期,靴子通常是黑色的。长管多用于军队,短管多用于民间。

唐代女鞋多为凤头绣花。此外,还有高头、平头、翘圆头等款式。

宋元明清:摇摇欲坠的“三寸金莲”

宋代的鞋式沿袭了前朝的制度。鞋子是开庭时穿的,老百姓穿草鞋和布鞋。

明代对鞋有严格的规定,平民和商人都不得穿鞋。

到了清代,人们开始穿用布制成的尖头靴,也有毡、缎等织物制成。

民间妇女以三寸莲为习俗,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和迫害。缠足始于南唐,盛于宋、元、明、清。

清代,没有小脚的满族妇女穿花盆底鞋。

这种鞋又称旗鞋,鞋头处饰有丝线制成的流苏。是满族特有的绣花鞋。高大的木质鞋底凸显女性高挑的身材。鞋面绣有蝉和蝴蝶图案。

民国时期:现代皮鞋的出现

清末,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穿布鞋。当时,中国还没有现代西方皮鞋作坊。

中国第一双现代皮鞋是由一位名叫沉炳根的修鞋学徒依靠他在布鞋车间学到的制鞋技术制成的。

皮鞋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城市流行。穿着西式皮鞋和高跟鞋进出舞厅是很常见的。

随着中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缠足的坏习惯逐渐被废除,妇女穿正常尺码的绣花鞋。

有一种以皮底、丝缎为底的绣花鞋,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精美的手工艺,深受当时妇女的青睐。

鞋子虽小,世界却很大。鞋款与时俱进,唯有文化的载体永远存在于世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