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的结局(岳钟琪简介资料)

康熙年间,清朝与准噶尔汗国之间战争频繁,准噶尔人经常跑到清朝境内杀人抢劫,就连后来成为外蒙古亲王的策凌都被杀得家破人亡,百姓更是深受其害。面对这种局面,时年25岁,正在担任候补知府的岳钟琪请求朝廷,将自己由文官改为武将。他决定要为国家平定边患,减轻百姓的苦难。

这个决定本身就很了不起,因为自从宋朝开始,中原王朝就对武将非常防范,唯恐武将起兵造反,所以总是用文官控制武将。清朝入主中原以后,也学会了这一套,比如同样是二品官,二品文官的地位就要高于二品武将。在这套制度下,很多武将为了自己的前程,一心想要转成文官,却很少有文官想要转成武将的。岳钟琪的决定,可以说是为了家国大义,而不顾个人前途,所以很了不起。

岳钟琪是岳飞的第21世孙,出身于军人世家,23岁那年,靠着捐官,成为候补知府。今天的一些网友想到岳飞抗金,又看到清朝皇帝是当年金朝女真人的后代,就说岳钟琪效忠清朝是“背叛祖先”的行为,甚至把岳钟琪形容成了投靠异族的汉奸,对于岳钟琪的历史功绩有多大,这些网友反倒从没关注过。

>岳钟琪的结局(岳钟琪简介资料)

话说,康熙末年,准噶尔汗国入侵西藏,朝廷任命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王,率军平叛。岳钟琪作为协副将,随军参战。在理塘、巴塘地区,岳钟琪只率领六百士兵,就战胜了敌军三四千人,收复了理塘、巴塘。随后,岳钟琪又率领上千精兵,活捉了几名敌军首领,顺利攻入拉萨,一战成名。当清朝收复了西藏全境,岳钟琪因为有功,晋升为四川提督,官居从一品。

这场战争,对于清朝,甚至对于近现代中国,可以说是意义重大的。明朝统治时期,朝廷在西藏是没有驻军的。《剑桥中国明代史》提到,当时很多西藏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明朝臣民。而清朝借助这场战争,成功派遣军队进驻西藏,这使得西藏与中原进一步融合。后来清朝能够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甚至能够在西藏发行钱币,都要归功于这场战争的胜利。岳钟琪对于这场战争,对于西藏与中原的融合,都是有大功的。

进入雍正年间,和硕特蒙古部的首领罗布藏丹津占据青海,发动叛乱。雍正皇帝派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出兵平叛。岳钟琪在西宁把叛军打得大败,有人统计过,这一战,岳钟琪收复了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虽然罗布藏丹津成了漏网之鱼,逃到了准噶尔汗国,但是清朝成功占领了青海全境。

借助这场战争,雍正皇帝设置了“西宁办事大臣”,让西宁办事大臣做青海的军政长官,对朝廷负责;又把青海蒙古族划为若干个旗,由朝廷直接统帅。从此,中央政府对青海的控制力大幅加强。对于中国青藏地区版图的奠定,岳钟琪功不可没。

后来,年羹尧因为专横跋扈,被雍正皇帝赐死,岳钟琪就接替年羹尧,成了川陕总督,又被封为三等公爵,节制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的军队。这是岳钟琪一生事业的巅峰。

可惜雍正皇帝是一个喜怒不定的人。几年后,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雍正皇帝派遣大军征讨准噶尔汗国,他任命岳钟琪为西路军统帅,与北路军统帅傅尔丹一起进军。结果,因为雍正皇帝过多干预军事指挥,造成军队统帅完全被束缚,清军大败。雍正皇帝觉得非常沮丧,一气之下,决定追究军队将帅的责任,岳钟琪被冠以“贻误军机”的罪名,判处绞监候,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死刑,缓期执行”。此后,岳钟琪经历了五年的牢狱之灾,直到乾隆皇帝继位之后,才被释放,成了一介平民。

这时的岳钟琪反而觉得自己无官一身轻,于是在成都郊外盖了房子,平日里粗茶淡饭,每天读书、写诗,练练拳脚,和农民们聊聊天,骑着当年的战马溜达溜达,就这样度过了十年。十年后,乾隆皇帝在平定大金川叛乱时受挫,才想起当年战功赫赫的岳钟琪,决定再次启用他,任命他为四川提督,让他征讨大金川。此时岳钟琪已经62岁了。

大金川是藏族的聚居地,当年岳钟琪跟随十四阿哥收复西藏的时候,大金川首领曾与岳钟琪协同作战,有过一段交情。现在,这位首领看到岳钟琪率军一路杀来,势如破竹,就提出想要与清朝议和。岳钟琪老而弥坚,为了感化大金川首领,岳钟琪居然只率领18个士兵,就深入敌营,与大金川首领谈判,一点也不担心自己会被敌人的千军万马生擒活捉。大金川首领当场就被感动了,这简直就是重演关公“单刀赴会”那一幕啊,对我们这些叛军毫不设防,太有诚意了,于是这位首领归顺了清朝。

乾隆皇帝大喜过望,重新册封岳钟琪为公爵,赐封号“威信公”。

六年后,已经68岁的岳钟琪带病前去弹压反清武装,在得胜班师的路上病逝。

用清史学者周远廉的话说:岳钟琪是......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终身闪亮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的高风亮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