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景阳冈在哪个省哪个市)

武松绝对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有名的大侠之一,而且是又高又壮的大侠,原文对他的身高和体重有记载。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景阳冈(景阳冈在哪个省哪个市)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按照宋朝的标准,八尺相当于现在的2.4米,显然有点高,合理的换算,武松身高大约1.9米,体重大约130公斤,绝对的彪形大汉,还有点胖,但不影响其灵活性。

这样大的大块头,又正值壮年,胃本身很大,伸缩性又很强,饭量又是正盛的时候,吃得多很正常。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场,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曾与鲁智深、杨志等人聚义青州二龙山,三山聚义时归顺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坐第十四把交椅,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上应天伤星,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武松打虎,出自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主要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十八碗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行不多时,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猛虎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没有理它,继续往前走。

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官府告示,武松读后,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话,又继续向前走。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眼睛上翘,额头白色的老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

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武松打虎之前,先到了景阳冈山前的酒店,按照店家的说法: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时便倒;一般客人喝了三碗必醉,醉则过不了景阳冈,所以号称“三碗不过冈”。但武松吃过三碗后,根本不听那店家“三碗不过冈”的解释,连哄带吓,不给上酒就要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过来”。

店家无奈上酒之后,武松从最初一碗一碗的吃,到三碗三碗的吃,最后一次更是要尽了店家的酒连吃六碗,共饮了十八碗方才罢休。随后,大步流星上山岗,不仅没有像寻常人那样醉得走不过山冈,还借酒力为民除害,打死了“冈上那吊晴白额大虫”。

现在的人养尊处优,运动量少,最主要的是饮食中油脂、肉类的东西多,整体上吃的东西重量越来越少。

但是古代不一样,那时候饮食很清淡,肉类应该是奢侈品,一般人、一般的家庭吃不起、吃不到,油脂、糖分等少,所以吃得都多。

在宋朝,喝酒多用盏,即所谓的“斗笠盏”。只有像武松、李逵这样莽汉子,才会用碗。宋朝的酒碗和饭碗完全不一样。早年在河南商丘出土的宋朝的陶瓷酒碗,就是最好的证据。宋朝的酒碗外形和饭碗相似,碗口的直径在12厘米以上,但是碗身很浅在4厘米左右,碗底直径只有2厘米多一点,容量大约在2.5两左右,和高脚玻璃杯的容量差不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