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同年杜甫在河南巩县出生,家中世代为官,先祖杜预曾是功高封侯的名将,一句“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足以看出杜氏家族的声望。他父亲是县太爷,他母亲出生于五姓七望之一的清河崔氏,提到清河崔氏我突然想起了一部电视剧《周生如故》,女主的母亲也是清河崔氏,是让皇室都忌惮三分的望族,所以杜母的家族很牛逼,妥妥的豪门千金。但是在杜甫很小的时候就离世了,之后杜父续娶,继母有了孩子后,杜甫在家中的地位就尴尬了,因为心疼侄子,杜甫的姑姑便把他接到了洛阳抚养,姑姑对他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可以说没有姑姑的无私照顾,就没有后来忧国忧民的一代诗圣。
杜甫从小衣食无忧,6岁看大明星公孙大娘舞剑,7岁作诗“开口咏凤凰”,13岁听大歌星李龟年唱歌,19岁自驾游去山西游玩,20岁又到江苏浙江一带溜达了好几年,人生的前23年,有钱有闲的杜甫过的十分潇洒惬意。
736年24岁的杜甫赶到洛阳参加科考结果落榜了,这次没考好纯属是因为他自己才识欠佳,但他没有选择复读,而是继续做一个快乐的旅行人,开始了他的“快乐八九年”,在泰山游玩时他写下了名诗《望岳》,其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成了千古佳句,在兖州时他学会了骑马和剑术,花了大量的时间观光狩猎,这样躺平的生活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很羡慕?
>诗圣是谁(诗圣是谁)
740年杜父去世,没办法继续啃老了,此时的他也没有赚钱的技能,所以从这年开始他的人生开始走下坡路。742年杜甫30岁,在当时属于大龄剩男的他终于娶了老婆,杨氏是个温婉大方的大家闺秀,和杜甫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但当时杜家已经走向败落,杨氏嫁给他之后过着拮据的生活,好在杜甫十分专一,没有娶过小老婆,对女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归宿了。
744年杜甫在洛阳遇到了大自己11岁的偶像李白,当时的李白刚从唐玄宗那里辞职,带着退休金开始享受生活,看了他的诗作后很是欣赏,得到偶像夸赞的杜甫心里美滋滋,两人很快成了朋友,一起游山玩水把酒言欢,后来他们遇到了边塞诗人高适,三个作诗小能手聚在了一起,度过了一段暂时忘记烦恼的快乐时光。分别后杜甫常常思念李白,此间写了很多夸李白的诗作,李白头号迷弟,粉丝后援团团长非他杜甫莫属。
古人云:三十而立,杜甫得抓紧时间找份正经工作,不能再是个无业游民了,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他理想的工作自然是做官,想要做官就要参加科考。于是公元747年杜甫抱着“读万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自信,参加了他的第二次高考,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复读生杜甫又落榜了,这次他不像第一次落榜时那么洒脱,因为这时的杜甫已经35岁,有了年龄的焦虑,但是第二次科考失败不是因为杜甫才华不够,而是因为这次考试就是一个大骗局。当朝宰相李林甫这个龟孙子,为了不让有才能的读书人进入朝廷参与朝政,故意让参加考试的人全都落榜,还告诉玄宗正是因为陛下治国有方,已经没有遗漏在外的人才了。这时的唐玄宗整天沉迷玩乐,李林甫瞎编乱造的“野无遗贤”玄宗并没有觉得有问题。
通过科考当官的路走不通,大冤种杜甫开始不断写诗向权贵官员投递简历求推荐,希望谋得一官半职,结果却是四处碰壁。杜甫不会花言巧语,他的诗不是大唐盛世的赞歌,而是社会不安的反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以看出当时的巨大贫富差距。直到750年39岁的杜甫投了三大礼赋,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他派人专门给杜甫准备了一场考试,这在当时的文人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样专门为一个人出考卷的殊荣,在当时可是独一份,不幸的是主考官还是当时的大忽悠李林甫,结果可想而知,大冤种杜甫第三次高考以失败告终。但是玄宗让他“待制集贤院”,也就是说杜甫成了候补公务员,但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四年。
公元755年10月盼星星盼月亮的杜甫却盼来了一个芝麻大的小官——河西县尉,这时尽管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他还是拒绝了这份工作,随后朝廷让他改任兵曹参军,也就是兵库看门的保安,最终不得已他接受了这份工作。11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这场变故是无数人生活的转折点,杜甫也不例外。他回家探亲还没进门就听到哭声,原来是自己的小儿子饿死了,杜甫伤心不已,写下“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抒发当时悲痛的心情。
756年唐玄宗逃到蜀地,太子李亨登基为唐肃宗,杜甫一听到消息就立刻安排一家老小住在亲戚家,随后动身赶去投奔唐肃宗想报效朝廷,但是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半路上杜甫被叛军抓住并押送到长安,也是在当下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春望》,这首诗充溢着他对家人的凄苦哀思,也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期间他也写下了史诗级的《三吏》《三别》深刻地写出了民间疾苦及身处乱世的悲苦。
公元759年“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杜甫感动了唐肃宗,便封了他左拾遗的官,这个八品官是杜甫一生中做过最大的官,可惜做了没几个月就因为替朋友房琯说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朝廷饱受战乱不能按时发工资,杜甫穷到没办法养家糊口,只能选择弃官去投奔朋友。在那个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杜甫因为内心的羁绊和牵挂太多了,他为自己苦,更为他人愁,在严武、高适等朋友的帮助下,杜甫终于在成都有了一个草堂,把一家老小安顿下来,度过了大概4,5年的安定时光,《春夜喜雨》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是他暂时安定生活的反映。
公元762年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安史之乱得以平定,得到消息的他立刻写下了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之后杜甫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写下了那首《绝句》,这首诗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说不会的朋友们我保证打死你。764年严武推荐杜甫做检校工部员外郎,也就是严武的参谋,所以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765年4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途中他写下《旅夜书怀》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
公元766年杜甫带着一家来到夔州,在都督柏茂林的照顾下,杜甫一家暂时安定下来,过起了安定的生活。虽然生活平和,但是他的心却仍在漂泊,写下了著名的《登高》,其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倾诉了他常年漂泊、生活困顿的感情,整首诗流露着无尽的哀意与悲凉。
公元770年这是杜甫在世的最后一年,杜甫一家离开夔州,开始辗转漂泊来到潭州,在这里他意外地与曾经的大歌星李龟年相逢了,所有的唏嘘感慨都化为了那首《江南逢李龟年》,很多很多年前他们也曾意气风发,如今却漂泊困苦、凄凉凋零,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到他们当时的心境。之后杜甫再次遇到臧玠在潭州作乱,在逃亡衡州的路上遇到江水暴涨,只能暂时停留在方田驿,五天没吃东西,幸亏县令派人送来食物才得救。
公元770年冬,杜甫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离世,结束了他漂泊困顿的生活,时年59岁。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本是出生名门的官二代,少年时无忧无虑,中年后穷困潦倒,蹉跎一生壮志未酬,生活待他总是有些苛刻,但他写过的许多诗都成了传世经典,被后人誉为“诗圣”。若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那杜甫眉头一蹙又补全半个乱世。
希望大家多多点赞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