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璋和冯玉祥(冯国璋和冯玉祥的关系)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是中国最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然而袁世凯死后十年,北洋政府多次易主、混战不断。而最后一任北洋元首张作霖起初是被招安的土匪,与袁世凯的小站新军相距甚远。

>冯国璋和冯玉祥(冯国璋和冯玉祥的关系)

袁世凯死后,大军阀为了北京政府大打,小军阀为了地盘小打,边疆民族和杂牌派系更是如同独立王国。其地方割据的流毒一直蔓延到国民党被赶去台湾。而北洋军阀内讧之始便是直皖派系之争。

袁世凯

袁世凯死后的北洋政府

袁世凯在镇压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后,北洋势力进入了长江流域,北洋政府形式上控制了全国。但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了各方反对,北洋军阀内部也加速分裂。北洋内部的派系领军人物大多反对帝制,皖系首领段祺瑞多次劝阻袁世凯称帝,直系首领冯国璋更是纠结各省督军公开反对帝制。

袁世凯死后,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但是黎元洪非北洋派系,又无兵无权被袁世凯控制多年,上台时仍然是个傀儡。这时北洋集团威望仅次于袁世凯的段祺瑞当上了国务总理,掌握了北京政府实权。

段祺瑞

段祺瑞是当初辅助袁世凯练兵的干将,被称为北洋三杰之虎。他长期主持军事讲堂,和北洋将领多有师生之名,又长年身处中央高位,在北京政坛占据先机。

冯国璋是地方实力派也是北洋元老,被称为北洋三杰之狗。袁世凯还没死,他就在南京召开各省会议显示想取代袁世凯的野心。虽然他有兵有地盘,但是他人在南京对北京的政局鞭长莫及。而且他素有贪财的名声,与段祺瑞清廉正直的名声相比也处下风。

冯国璋

黎元洪继任总统后,冯国璋被选举为副总统。但是他怕丢了地盘,坚持在南京就任,更难以对北京政局施加影响。

西南的护国军和孙中山的国民党并没有制定袁世凯死后的政治目标,而且实力不够只能支持段祺瑞组阁。

黎元洪继任总统后不甘心做个傀儡,与段祺瑞一直争执不断,导致黎的心腹孙洪伊、段的心腹徐树铮相继被免职。双方的矛盾终于在对德宣战上爆发,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主战,黎元洪在美国支持下反战。

黎元洪

段祺瑞为了参战,学袁世凯雇「公民团」包围国会,却弄巧成拙引起舆论反对。黎元洪趁机免去段祺瑞职务,结果各省的北洋督军纷纷宣布独立。无兵无人的黎元洪求助于张勋,张勋却抓住机会带「辫子军」进京复辟。

张勋复辟前段祺瑞就已经开始了布置,复辟后段祺瑞争取到直系的李长泰第八师、曹锟第三师、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的支持。段祺瑞自任「讨逆军」总司令进攻北京,复辟闹剧迅速收场。

护法战争中的直皖对立

段祺瑞再度当上国务总理后,不愿意恢复之前与自己作对的旧国会及旧约法。孙中山为了维护临时约法发起了「护法运动」,西南军阀为了对抗中央扩张地盘也支持孙中山。

孙中山

对此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加上日本的借款逐渐到位,段祺瑞更有恃无恐。段祺瑞虽然身居高位,可是他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并不多,而且北洋久经战阵的部队往往是直系。而直系为了同皖系争权夺利,往往唱反调要求南北议和。

黎元洪因为张勋复辟辞职后,冯国璋成了代总统。冯国璋不得不的离开江苏地盘,但是仍然提出带两师部队一同进京的条件。

张勋

要武力统一南方,皖系兵力不足只能依靠直系部队,而且段祺瑞也想用直系部队为自己卖命。冯国璋则暗中怂恿前线的部队宣布主和撤退,逼得段祺瑞以辞职相抗。段祺瑞组织各省督军团主战向冯国璋施压,而冯玉祥、吴佩孚等直系将领在前线停战呼吁议和。

为了同孙中山的广州非常国会相抗,北方也组织了国会选举。段祺瑞组织安福俱乐部,用尽手段获得了新国会的多数席位。冯国璋眼看段祺瑞在国会选举中获胜,不得不退出总统选举。

段祺瑞为了不与直系提前火并,也放弃职位推举了徐世昌当总统。虽然冯国璋和段祺瑞一起下野,但是段祺瑞仍然凭借势力幕后操纵北京政府。此时西南军阀也倾向于南北议和,并且采取种种手段将孙中山排挤出走。

直皖派系兵戎相见

段祺瑞最倚重的心腹是徐树铮,但是徐树铮为人嚣张跋扈为各方势力所不容。段祺瑞一直苦于没有直属部队,借着参加一战名义用日本借款编练了三万人的「参战军」,后改为「边防军」。

徐树铮又伙同张作霖抢截了北京政府的一批军火,以奉军名义编练一支部队。后来徐树铮因挪用奉军军费与张作霖闹翻之后,这支部队被段祺瑞改为西北边防军。此时沙俄崩溃,靠沙俄支持的外蒙古自治政府也难以为继。徐树铮趁机进军外蒙,让外蒙取消自治重新归附中央。

徐树铮

这时的张作霖已经控制了东三省,一心向关内扩展势力,并把徐树铮控制蒙古视为抢自己地盘。冯国璋死后曹锟成了直系领袖,直奉两派联合反皖,以「清君侧」的形式集火于徐树铮。然而徐树铮是段祺瑞控制安福国会和边防军的重要助手,段祺瑞为了自己的地位也不会妥协。

曹锟的部下吴佩孚先是通电反对段祺瑞的内外政策,又与西南军阀停战回师。段祺瑞为了阻止吴佩孚北归,就撤换河南督军,结果把中立的河南逼到了直系。

曹锟

此时直系有冀、苏、赣、鄂、豫五省,加上奉系东三省「八省同盟」反皖系。皖系虽然号称十一省,但是皖系军阀地域分散且多是依附于段祺瑞。皖系能直接利用的军队只有直属的边防军。

直皖双方的军队大约都在5万5千人左右,皖系军队装备较好。但是直系尤其是吴佩孚的部队刚刚从湖南前线归来,是刚刚经历战火的百战之师。而皖系边防军刚刚训练成军,没有任何的作战经验。

战斗中西路的皖军司令部被吴佩孚领兵突袭,西路军的高级将领几乎被一锅端。皖系西路军失败后,东路军的徐树铮被直奉两军前后夹击,也是只身逃跑。

吴佩孚

战争只打了5天就结束了,皖系从此一蹶不振,段祺瑞也宣布下野。直系和奉系联手控制北京政府,直到双方翻脸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皖系失败后,徐树铮的西北边防军也被收编或解散,外蒙古再也无人问津又为苏联控制。

直皖之争是武人当国、军阀割据下的必然,此后北洋军阀内部混战更加的频繁与扩大,北京政府如同虚设。北洋集团的力量也在一场场的混战中消耗,终至灭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