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是哪个省的城市(古代汉中是哪个省的城市)

宝鸡和汉中,是陕西的两个地级市,属国内四、五线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景色秀美怡人,环境舒适整洁,房价和消费水平低,非常适合宜居养老。

>汉中是哪个省的城市(古代汉中是哪个省的城市)

网上关于这两个城市,究竟哪个更宜居的议论,仁者见仁,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对于这两座城市,你倾向于哪个?下面我们一起研究探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感兴趣的朋友,请动动手指,关注、点赞,或者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和见解,感谢您的支持。

在评判究竟哪个城市更宜居之前,先从以下四个角度,对两个城市做以比较。

陕西地图

首先是气候条件。

宝鸡位于陕西中部,关中平原最西端,南依秦岭北临高原,中间为狭长的渭河平原。地处北方,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气候干燥,冬季干冷,平均气温最低零下1度,最高8度。

宝鸡夜景

汉中位于陕南西部,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部为汉中盆地。地处南方,与四川接壤,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干湿有度,素有“天府之国”、“鱼米之乡”和陕西“小江南”的美称。由于南北两大山系的遮挡,以及盆地温室效应,冬季平均气温最低8度,最高15度。正是由于温和湿润气候的滋养,使得汉中女子的皮肤天然欺霜赛雪,于是便有了“汉中自古出美女”的说法,和“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因此,就气候条件而言,汉中比宝鸡更适宜居住。

烽火戏诸侯

其次是饮食习惯。

宝鸡地处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水中上游的渭河平原,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等为主,主食为面食为主。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创新,宝鸡面食已发展成为博大精深,独领风骚的美食文化。臊子面、一口香、手擀面、辣子面、菠菜面、削筋面、炉齿面、血条面等各色面食花样繁多,目不暇接。岐山臊子、臊子肉夹馍、擀面皮、烙面皮、豆花泡馍、油酥锅盔等被评为“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2014年宝鸡被评为中国十大美食城市。宝鸡擀面皮、肉臊子、岐山香醋、五香猪蹄、西岐肘花、油泼辣子、油酥锅盔每天发往全国,远销海外,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面食一道菜,无面不成欢”,显现出西府人对面食的钟爱。但是,在全民注重健康养生的今天,宝鸡丰富而又独特的面食文化,已凸显单调,营养不均衡。对于不爱吃面食,不喜欢酸辣的外地人而言,可能短期内无法习惯。

宝鸡臊子面

汉中地处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上游的汉江冲积平原,农作物以水稻、油菜花等为主。汉中饮食与川菜川味接近,食谱广泛,主食为米饭为主,喜食腊肉、熏肉,菜式繁多,烹饪考究。汤菜是吃米饭时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品,或以排骨、山药、胡萝卜、木耳等煲汤,或以简单的绿菜、豆腐、鸡蛋等熬汤,在饮食习惯、膳食理念上也更科学合理。汉中人爱吃酸,吃米饭下饭菜少不了泡菜,浆水面、菜豆腐离不开酸浆水。汉中人爱喝酒,酒风豪爽酣畅,与关中地区迥然不同,吃饭时不喝酒,喝酒时不吃饭,轮番交替,几轮下来,几瓶酒便见了底。此外,汉中风味小吃在陕西餐饮界也享有盛名,米皮、菜豆腐、浆水面、凉粉、粉皮、核桃饼、锅贴、松花变蛋等等,名肴佳馔琳琅满目,成为陕西人餐桌上喜闻乐见的特色美食。但汉中做菜普遍偏重油荤,对于饮食清淡,不喜油腻、不习惯吃腊熏肉的人而言,一时会难以适应。

汉中米皮

三是环境卫生。

经过宝鸡、汉中这些年持续加快“绿色、环保、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城市面貌、软硬件设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汉中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而宝鸡作为陕西最早入选的全国文明城市,也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大生态宜居城市之一,中华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干净城市和2021年联合国人居奖亚洲唯一获奖城市。在城市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文明程度上,比汉中更略胜一筹。

宝鸡渭河公园

四是语言交流。

宝鸡市以普通话、河南话、本地方言为主,其中说普通话者居多,日常沟通交流基本不存在障碍,外地人可以很快适应并融入当地的生活圈。而汉中由于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毗邻关中、四川、重庆、陇南,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融合多种方言自成一派,与普通话存在很大差异。而汉中市目前语言交流仍以方言为主。对于外地人而言,语速较快,语调抑扬顿挫,晦涩难懂,正常沟通交流比较困难,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学习才能逐渐适应。由于语言的差异,无法彻底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圈。

汉中汉江河畔风光

通过以上几点因素分析比较,大家应该对哪个城市更宜居,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答案和见解,并动动手指关注、点赞,感谢您的支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