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刚成立,抗美援朝战争就爆发了。敌人将一大半空中力量调往鸭绿江边,利用空中优势针对中朝军队的后方设施和补给线发动大规模战略轰炸。从国内外运的供应物资百分之四十在途中被炸毁,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十分困难。此时,正在华北军区治病的解放军第70军209师政委丁先国在病床上躺不住了,多次申请参战。中央军委破例让他带病入朝,调任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二分部副部长,入朝两个月后,即升任为二分部部长。
二分部是志愿军最大的前线分部,下辖六个大兵站和四个汽车团,四个兵站医院,二个警卫团及公安18师。他们的作战方位是抗美援朝第二阶段作战的主战场——上甘岭。众所周知,这里的战斗最激烈、最残酷,后勤供给最困难。当时,美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2000多架飞机盘旋于中朝边境,天天狂轰滥炸,不放过一人一车一马,志愿军只能在夜间活动作战。
>丁先国(丁先国子女现在生活)
上甘岭战役开始前,丁先国就和15军军长秦基伟、12军军长肖永银、35师师长李德生分别取得联系,研究后勤保障问题,协商拿出具体方案:逐级运送,分批进行,少量多次,人畜并进,粮弹分送,昼伏并行。丁先国创想的这种“麻雀战”、“蚂蚁搬家”的方法,得到了志愿军参战各部的认可和肯定,十分隐蔽地突破了美军的“绞杀战”,让后方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补充到了志愿军的军师团营连。到开战时,一线部队已经储存枪弹达18个基数之多,其数量可以保证参战部队打两个月。
细心的丁先国还为各兵站医院供应了充足的医药和绷带,他知道,战争越残酷,伤病员越多,多一分医药,伤员的生命就多一份保障。
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细节是丁先国部长还为一线部队各连排配给了大量的牙膏。因为他知道,一线部队窝在坑道里,最易缺水,在最困难的时候,牙膏不仅可以代替消炎药,还可以为战士止饥渴,牙膏体积小,每个战士带上几支,又方便又实用。当年在上甘岭战斗过的人一提起丁部长送的牙膏,大家都感激不已,说那时坑道里既无粮又无水,缺医少药,牙膏能解饥渴、敷伤口,真是“救命膏”!
60年代初,国家遭受自然灾害,他坚持厉行节约,用废旧布条自己动手编布草鞋。不仅自己穿,还让家人都跟着穿布草鞋。丁先国除了发的礼服和皮鞋外,几十年如一日,穿的是和战士一样的胶鞋和布鞋。
1983年10月,丁先国离休,为他配的厨师、保健医生和司机他一个都不要。他经常在住所周围捡破烂,最终将捡破烂积攒起来的钱和一部分离休金共3200元捐献给了贫困山区儿童。
丁先国南征北战,曾负过两次重伤。逝世遗体火化后,发现残留身上的三块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