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的一天,家住四川通江双凤乡的农民何明德,坐在自家家门口,和往常一样,又是一阵长吁短叹。
田颂尧地盘26个县(田颂尧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何明德先后担任过乡里的武装队长、生产干事,在乡里小有名气可因为一件事,他经常遭到乡亲们,甚至是妻子的嘲笑。
1949年12月,通江县解放的那一天,他激动地跑回家中,告诉妻子:“别看我现在这样,我可是一名党员,而且和周总理很熟!”
妻子一听就乐了,取笑他:“你一个农民,都没见过周总理,怎么敢说和周总理很熟?”
后来,何明德又多次为自己辩解,妻子有时不耐烦,干脆顺着他的话说:“好了好了,知道你和周总理熟,但你千万别说出去,免得别人笑话!”
何明德不信邪,经常和别人说起此事,结果如妻子所料,遭到了乡亲们的嘲笑:“解放前,你说你给军阀田颂尧当兵,现在又说是周总理的兵,是不是想捞好处?”
何明德起初还辩解,可他根本找不到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连党员的身份都不被认可,更何况自证“和周总理很熟”这样的事情了。
何明德很苦恼,难道真的没有人能证明自己的身份?那他和周总理朝夕相处的6年时间又算什么呢?
1918年,何明德出生在四川通江双凤乡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和大多数穷人家的孩子一样,何明德没读过书,自幼就和父母亲一起去田里劳作,赶上农闲时,还会到地主家打短工,喂牛、挑粪、锄草,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有一年过年,镇上来了一个走街串巷卖小商品的小贩。这个人有见识,能说会道,孩子们都喜欢围着他,听他讲外面的故事。正是在小贩的启蒙下,何明德的革命思想萌芽,他经常想:为什么贫苦百姓这么拼命地工作,却连肚子也填不饱?
1933年,何明德的疑惑终于有了答案。这一年,红四方面军转战四川,开辟川陕根据地,来到了何明德的家乡。何明德虽然只有15岁,但看到红军军纪严明、打土豪分田地,立刻认识到这是一支真正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队伍。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此后,何明德参加了长征,在部队获得极大的成长。他会开汽车、坦克,腰插双枪,枪法精湛,百发百中,是战友们公认的神枪手。因为军事素质过硬,长征结束后,他被抽调到西安红军联络处工作。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消息传到延安,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意识到,这是一次开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机会。于是,在西安事变爆发的第四天,周总理一行就风尘仆仆来到西安,准备进行调停谈判。
周总理一行抵达的那个中午,何明德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当时,负责中共代表团安保工作的钱之光找到何明德,把他带到一个正在吃饭的“大胡子”身边,告诉他:“小何,你给这个‘大胡子’当几天勤务兵。”
这时,何明德还不知道‘大胡子’的身份,点头应允。直到一行人来到张学良的公馆,张学良老远就迎了出来,高喊道:“周先生,欢迎欢迎!”何明德这才意识到,他要保护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周总理。
作为周总理的勤务兵,谈判期间,何明德寸步不离周总理左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怕是晚上周总理睡着后,他也要四处巡视,保证周总理的安全。
西安事变圆满解决,原本只是被“借用”的何明德,深得周总理的赏识,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开启了长达6年朝夕相处的岁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周总理经常以公开身份,在延安、西安、南京等地往返,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奔走。然而,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却屡屡发动袭击,想置周总理于死地。
作为周总理身边的警卫,何明德参与了多次保卫周总理的任务,而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发生在1937年的“劳山遇险”。到晚年时,何明德还忍不住感叹:“真是吉人天相,吉人天相啊!”
那起袭击事件发生在4月25日。当时,周总理率副参谋长张云逸、副官陈友才、警卫员何明德一行20多人,坐卡车前往西安,准备就抗日事宜与国民党进行磋商。
由于卡车途径的地方是苏区,是红军地盘,因此警卫班的战士们都显得很轻松,天南海北地聊天,一路上笑声不停。周总理连续几天跋涉,缺乏睡眠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打起了瞌睡。
临近中午,当两辆卡车行驶到离延安几十公里的老山山脊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听“叭”的一声脆响,周总理乘坐的那辆卡车的挡风玻璃被击碎了。
周总理立刻清醒过来,意识到遭到一股不明势力的伏击。他当即跳下车,附在卡车车轮后面,同时向队伍下达命令:“下车、散开、还击!”
何明德立马跳下车,组织警卫班的战士展开还击。战斗中,何明德枪法精准,一连放倒了藏在山坳里的几个敌人。但由于敌人人数众多,火力凶猛,战士们一度被打得抬不起头来。
危急时刻,副官陈友才发现,右侧的山头下有一片树林,只要逃到那里去,就有脱险的可能。于是,他自告奋勇,带领警卫班的战士拖入敌人,让何明德掩护周总理等人先走。
最终,在何明德的贴身保护下,周总理等人顺利脱险,徒步向延安方向返回。但陈友才何警卫班的战士们,在激战中全部牺牲。
这时,周总理遇袭的消息传回延安,毛主席震怒,连帽子都顾不上戴,急忙吩咐中央警卫团团长:“你什么都不用管,立刻把周副主席救回来!” 黄昏时分,周总理一行抵达延安南门,毛主席已经等候5个多小时。看到周总理下马,主席立刻迎上前去,紧紧握住周总理的手,激动地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了!”
后来经过调查,中央才得知这次袭击,是盘踞在劳山的一伙土匪所为,不久后就被一网打尽。
不只是这一次,在陪伴周总理6年时间里,何明德还多次救下周总理,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日益加深。
1941年,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成立后,周总理来到桂林,主持统战工作。在桂林,何明德被推选为党小组组长,和周总理、叶剑英、邓颖超等领导同志一起过组织生活。
周总理为人和善,对下属的个人生活也十分关心。一次,他专门找到何明德,问他:“小何,你年龄也不小了,家里有没有给你安排亲事啊?”
何明德立刻变得腼腆起来,小声回答说:“我给地主家打工,家里穷,谁能看得上我。”
周总理听完摇摇头,安慰他:“没事的,亲事你暂时不用考虑,组织会安排,给你找一个文化程度高的。但你要记住,你也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要配得上人家。”
何明德谨遵周总理教诲,每天除了工作,也会下功夫学习,很快就有了长进。不过,遗憾的是,何明德陪在周总理身边的日子,已然不多了。
1942年4月,周总理因为工作安排,要回延安一趟,并特许何明德回乡探亲。在机场,他特意嘱咐道:“你这次回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写信来。”
周总理去延安不久,何明德也踏上了回乡探亲的路。当时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他认为不会有事,没有带枪,只带着八路军总部签发的通行证、八路军胸章就出发了。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刚回到四川通江,国民党特务就找上门来,以他在外参加革命为由开始进行盘查和询问。
好在,何明德留了一手,他把证件藏在家里的房梁之上。面对特务的审讯,他不慌不忙解释道:“我被军阀田颂尧抓了壮丁,他那两撇胡子我都记得一清二楚!”
特务一听,他说的没什么漏洞,也拿他没办法,但并没有放弃对他的盯梢。被特务监视期间,何明德想过逃走,去重庆找组织。可他还来不及行动,特务就把他父亲抓了去,以他父亲为筹码,要挟他承认自己是共产党。
为了解救父亲,何明德卖光了家产,终于把父亲救了出来。可当他准备启程时,却被父亲一把拦了下来,以死相逼,坚决不让他走。
一边是革命,一边是父亲,何明德左右为难,最终听从了父亲的建议,留在家里尽孝道。后来,他遵从父亲的意愿娶妻生子,过上了普普通通的务农生活。
就这样,和周总理6年生死相依的何明德,从此和周总理天各一方。
1949年12月,通江县解放,何明德看到解放军大军进城,激动得热泪盈眶,又想起那段和周总理朝夕相处的岁月。
回到家中,他强忍着内心激动,告诉妻子:“别看我现在这样,我可是一名党员,而且和周总理很熟!”
妻子和何明德相濡以沫好几年,从未听丈夫说起此事,自然不会相信。她取笑丈夫:“你一个农民,都没见过周总理,怎么敢说和周总理很熟?”后来被问得烦了,干脆顺着他说:“是,是,你说什么都对。”
何明德对此很苦恼,终于在1957年10月,他实在按捺不住,提笔给国务院办公室寄了一封信,请求确认他的共产党员身份,以及他的确当过周总理的警卫员。
国务院办公室收到来信后,觉得此事不简单,便转交给总理夫人邓颖超同志。邓颖超还记得何明德,读完信件内容后十分激动,感叹说:“原来是何明德同志啊,我还以为他牺牲了呢!”
于是,邓颖超给何明德写了一封证明信,其中写道:何明德是共产党员,1939年和我同一个党小组组织生活过,他的确是周总理的警卫员....特此证明,供参考。
这份证明信被寄到通江县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出面,证明了何明德的身份。
身份恢复的那一天,何明德非常高兴,甚至跳了起来。妻子觉得奇怪,问他怎么回事。直到这时,他才告诉妻子:“其实......我是周总理的警卫员。”
后来,组织曾找到何明德,准备宣传他的事迹,但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对他而言,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国家和人民战斗过,这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