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少年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班彪为师。王充在洛阳除了从学名师交朋友外,还广闻博览,遍读群书。《后汉书》记载王充在洛阳时“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通众流百家之言。”在熟读经史之余,王充还兼及百家诸子之学,从而积累了渊博的知识,这是他日后成就其博学通才的原因之一。
王充对做官不感兴趣,无意于仕途。会稽郡征聘他为功曹,因为多次和上级争论,和上级不合而辞职离开。刺史董勤征聘他为从事,改任治中,他又自己辞职回家。他的朋友同郡人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有才学,汉肃宗特地下诏派遣公车去征聘他,王充因为生病没有去,当时他已年近七十。
王充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多都失去儒家的本质,于是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庆贺礼节、专心于著书立说,据说他卧室内的窗户、墙壁上都放着刀和笔。经过多年的艰辛写作,终于完成了著名的唯物主义论著《论衡》。汉和帝时期,王充病死在家中。
>王充是什么朝代的人(王充是什么朝代的人王冲)
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占据着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这时候的儒家学说打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掺进了谶纬学说,使儒学变成了“儒术”。汉儒思想体系是董仲舒提出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由此生发出对其他一切事物的神秘主义的解释和看法。
“天人感应”的主要思想就是上帝有意识地创造了人,并为人生了五谷万物,有意识地生下帝王来统治万民,并立下统治的秩序。王充写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
《论衡》共85篇,20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儒学中神秘的鬼神学说。王充在《论衡》中,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进行了针锋相对的驳斥。他从宇宙观出发反对儒术,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是一种统一的物质元素。万物的生长是自然之化,人和万物的生长都是“气”的凝结,死灭则复归“气”,这是个自然发生的过程。
天地、万物和人,都是由同一的充塞于宇宙中的气形成,而且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人与天地、万物不同的是“知饥知寒”,“见五谷可食之,取而食之见丝麻可衣,取而衣之”,所以人和五谷不是上天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气”的自然变化。《论衡》首先从宇宙观上否定了“天人感应”的“天”,还原了世界的物质性面貌。
王充指出天地间不存在什么鬼神。他认为人有生即有死,人之所以能生,由于有精气血脉,而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对于人的精神现象给予了唯物的解释,从而否定鬼的存在。《论衡》是从自然主义的唯物论出发来论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它从承认客观物质的力量来说明社会历史是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否定“天”和“人君”是历史发展的力量,否定“天不变、道亦不变”。
《论衡》认为社会是在不断前进的,今胜于古,反对“奉天法古”的思想,认为今人和古人相“齐”,今人与古人气禀相同,古今不异,没有根据说古人总是胜于今人,没有理由颂古非今。《论衡》不仅对汉儒思想进行了尖锐而猛烈的抨击,而且还批判地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天道”“礼和法”“鬼神与薄葬”“性善和性恶”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论衡》对东汉后期的社会百病进行了剖析,对当时社会的许多学术问题,特别是社会的颓风陋俗进行了针砭,观点鞭辟入里,石破天惊见解危言峻发,振聋发聩。《论衡》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就物理学来说,王充对运动、力、热、静电、磁、雷电、声等现象都有观察,书中记载了他的观点。他还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王充把人的发声,比喻为鱼引起水的波动把声的传播,比喻为水波的传播。他的看法与我们今天声学的结论是一致的声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要靠一定的物质来传播。欧洲人波义耳认识到空气是传播声音的媒介,是17世纪的事,比王充晚1600年。
整个东汉200年间,称得上思想家的,仅有王充、王符、仲长统三位,范晔在《后汉书》中将三人立为合传,后世学者更誉之为汉世三杰。而三家中,王充的年辈最长,著作最早,王充是三家中最杰出,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尽管《论衡》一书不可能摆脱当时时代的局限,用自然主义和直观的观察来描述世界,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论的,但它产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封建国家处于统一和强大,儒学与谶纬神学相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的时期。它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的。它对今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