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林(王匡怎么读)

毛主席在读二十四史的时候,有过这样一句评语:“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这句话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曹操名声实在太大了,而且这几十年来曹操名声越来越好,形象也越来越正面,很多人接受不了自己的固有印象被推翻。但毛主席有着比曹操更大的崇高威望,所以很多人又能接受,却理解不了毛主席这句评语的所指。

毛主席读史书和历史学者是完全不同的。历史学,其实是最顶级的一门学科,读历史,读的是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毛主席读的就是这个。

但是毛主席对于史书的点评,我们不能教条地去看。毛主席的评语是写给自己看的,都比较简略,实际上都是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比如毛主席这句话,粗看会觉得毛主席认为曹操不及朱温。

>王匡林(王匡怎么读)

不能完全这样理解,因为毛主席指的是朱温和曹操两个人都处于中原这个四战之地时期对战略的规划和发展,仅仅是这个历史阶段。而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朱温的表现确实是要强于曹操的。毛主席点评历史上众人的军事水平,那是绝对不会错的。朱温这个人因为名气太差的原因,人们忽略了他的军事才干,而毛主席对朱温的军事水平是相当认可的。所以毛主席的评语要分成两个部分来看,一是“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二是“而狡猾过之”。

我写过很多关于诸葛亮的文章,其实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曹操。正如我在诸葛亮五丈原之战的那篇文章里说的(参见:诸葛亮到底会不会打仗?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直指要害),27岁的诸葛亮能和47岁的诸葛亮一个水平吗?同样,40岁的曹操能和50岁的曹操一个水平吗?

之前关于关羽襄樊之战的文章(参见:关羽败亡,完全是诸葛亮的错,只有毛主席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是对毛主席评语的注释。而本文也是对毛主席评语的注释,我们来看看毛主席为什么这么说?

上篇文章我们讲了诡异的董卓进京(董卓只有3000兵马,他凭什么把持朝政,还废了皇帝?),看起来董卓很厉害,实际上董卓并没有多少政治头脑。袁绍从洛阳出逃后,尚书武威人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人伍琼劝董卓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这个主意听起来是不错的。周毖和伍琼似乎也是死心投靠董卓的,但周毖和伍琼识人水平不高,他们推荐的人,尚书韩馥被任命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袁绍为勃海太守,结果这些人基本成为了关东联军的主力干将。再加上张邈的弟弟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后将军袁术,还有一个曹操,这些就是《三国演义》里说的关东十八路诸侯。

关东兵起后,尚书郑泰说了一句话:“明公(指董卓)出自西州,少为将帅,闲习军事。袁本初(袁绍)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孟卓(张邈)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孔伷)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临锋决敌,非公之俦也。”

这句话虽然是拍董卓马屁,却切中要害:这帮人声势虽大,名气挺响,但没有会打仗的人。

公元190年这个时候,东汉的名将不过就是皇甫嵩、朱儁、卢植、董卓这么几个。皇甫嵩、朱儁、卢植这几个人都是忠于东汉皇室的,董卓虽然作乱成了权臣,但代表的依然是东汉王朝的正统,这些人所接受的教育使得他们不会以起兵的方式反对董卓,这种行为在他们看来属于造反。

虽然之前有黄巾起义,但中生代的名将却没有成长起来几个,只有孙坚、公孙瓒、秦颉。孙坚是朱儁的旧部,起于镇压黄巾起义,后来又跟随张温讨伐边章、韩遂,是中生代名将中风头最劲的一个。公孙瓒常年在幽州与乌丸、鲜卑等胡人作战,是当时最为出色的骑兵将领之一。还有一个在镇压黄巾起义中成长起来的南阳太守秦颉,结果公元186年江夏士兵赵慈发动叛乱,把他给杀了。

后来被称为“用兵仿佛孙吴”的曹操,此时刚刚从镇压黄巾起义中第一次获得了指挥作战的经验,脱离菜鸟期而已。

至于其他在日后叱咤风云的人物,此时也都是中下级军官,地位声望远不能和孙坚、公孙瓒相提并论。

缺少名将,这就造成了前三国最初几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依附和被依附关系,或者说文官与武将的联盟。

依附和被依附关系,是三国初期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根本原因就在于主政一方的文官缺乏军事才能,在乱世中他们就应了那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郑泰的那句话非常形象:“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吹牛皮,一个比一个能吹,能把死的吹成活的。真要干点实事了,一个个大眼瞪小眼。

文官们虽然缺乏军事才能,但他们有地盘、有人口、有粮草、有军需物资。在乱世最重要的是能保命,能保命首先得会打仗,武将们能打仗,可是他们没地盘没后勤。因此这些地头蛇和武将的结合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当时的各种依附关系有:

张邈和曹操,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时间很短。袁绍、张邈和曹操都是发小,不用说,曹操在其中地位最低。别看史书上说到“诸侯酸枣会盟”把曹操也列了进去,那只不过是因为他后来成了魏武帝,不然曹操没这个资格和众位名士并列。曹操起兵很大程度上是靠卫兹的资助,而卫兹是张邈的手下。荥阳一战,曹操碰到了董卓手下的徐荣,惨败。曹操南下募兵,招完兵马后脱离了张邈,去河内投奔另一个大哥袁绍。

顺便说说徐荣,他是董卓手下的重要将领,当时已经是中郎将,属于高级将领,地位在校尉李傕、郭汜等人之上。虽然曹操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临时招募的军队战斗力远不及凉州军团,但徐荣也是挺能打仗的,别说曹操,孙坚都败给了徐荣。可惜在董卓死后,徐荣和胡珍奉王允命令讨伐李傕、郭汜时战死了。

袁绍和曹操,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在当时比较特殊,属于半兄弟半同盟关系,这是三国初期最重要的依附关系,所以在后文详细说。

袁术和孙坚,这两个人是三国初期唯一的真正同盟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依附关系。由于史书语焉不详,历代研究者对袁术兴趣也不大。三国初期的另一条主线,袁术和孙坚同盟起家的过程不甚明了。袁术从洛阳出逃后,逃到了鲁阳,可南阳郡怎么会变成他的根据地的呢?孙坚起兵后,先被武陵太守曹寅忽悠,杀掉了荆州刺史王叡,随后孙坚进军至南阳,又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这个时候,孙坚“比至南阳,众数万人”,是关东联军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支。可是,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南阳这个地方后来成了袁术的地盘?袁术和上文中的其他军阀不一样,他不是地方实力派,他是没地盘的。实力强大的孙坚,凭什么把南阳白白让给袁术?

袁术、孙坚同盟跟后文关系很大,所以要详细说。

一是袁术离得近,他就在鲁阳。

二是孙坚这个人虽然是我的同乡,但其实是个伪君子,是个小人。伪君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嘴上一套实际又一套,孙坚就是这个样子的人。嘴上慷慨激昂,以匡扶汉室为己念;实际上偷偷藏起了传国玉玺。在古时候,这是最大的谋逆,大逆不道之极,百分之一百是要诛九族的。所以孙坚才会和另一个声名狼藉之徒袁术凑在一起,他们两个人有共同语言嘛。

以上两点都是次要原因。

重要原因是第三条,孙坚出身寒微,在汉魏晋南北朝那个时代,像他那种出身的人是深受士族鄙视的。没有士族豪强支持,孙坚在南阳根本站不住脚。他需要一个名士,一个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人来结盟,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术就在旁边,两个人又臭味相投,走到一起是自然而然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孙坚和袁术的地位是平等的。孙坚把南阳给了袁术,袁术则“表坚行破虏将军,豫州刺史。”这是一项非常有诚意的利益交换。豫州刺史掌握一州重任,但如果实际不控制豫州,那就是个虚衔。后来陶谦也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刘备这个豫州刺史就是空架子。但孙坚这个是实打实的,虽然当时豫州还没有在袁术和孙坚的彻底掌握之下,但豫州是袁氏的势力范围,汝南更是袁氏的大本营,得到袁氏支持的孙坚就是真豫州刺史。

为什么袁术自己不在袁氏自己的大本营汝南经营,却要占据南阳呢?这是因为汝南的战略地位远不及南阳,南阳才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战略要地。南阳是汉光武帝刘秀的“龙兴之地”,为东汉第一大郡,人口占东汉王朝总人口的5%,甚至比天下十三个州中后四名还高。

别看现代人把襄阳推崇到很高的地位,实际上襄阳远不及南阳重要,只不过三国时期襄阳成了前线,曹操又赋予其深远意义,后来南宋时候,岳飞经略襄阳,使得襄阳成为南宋边防重镇,蒙古攻打襄阳花了大力气,遂使襄阳名重天下。其实刘表和南宋都是因为占领不了南阳的原因,只能退而求其次。

韩馥和袁绍,他们两个其实不能算真正的依附关系,袁绍当时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渤海郡。因为要讨伐董卓,袁绍率部队进至河内,军粮靠冀州的韩馥供给。

袁绍和吕布,吕布被李傕、郭汜打败后,先是逃到袁术那边,但袁术不肯收留他。于是吕布改投袁绍。一开始两个人度过了短暂的蜜月期,一起击败了黑山军张燕,但随即翻脸,袁绍甚至还派人刺杀吕布。吕布只好逃往张杨处,再次被袁绍派兵追杀。吕布遂南下,途中路过陈留,已经和袁绍翻脸的张邈趁机拉拢吕布,两个人拉上了关系。

陶谦和刘备,刘备本是公孙瓒的手下,而且地位也不高。公孙瓒在界桥之战惨败给袁绍后,决心开辟第二战场,派田楷南下青州,单经南下兖州。刘备就是田楷的部属。后来曹操攻打徐州的陶谦,陶谦向田楷求救。田楷遂率领刘备南下。当时刘备手下不过千余兵力,陶谦为了拉拢刘备,直接给了刘备四千丹阳兵。当时丹阳兵精闻名于天下,陶谦自己就是丹阳人,靠着丹阳兵成了徐州的一方霸主。刘备看见四千丹阳兵,眼睛都直了,直接背叛公孙瓒,投靠了陶谦。

说到这又要说个题外话了,一直以来吕布都被称为“三姓家奴”,以反复无常而著称。但是,有些话是不要太当真的。在三国初期,像吕布这样的“反复无常之徒”太多了。刘备不也是么,先跟公孙瓒,再跟陶谦,再跟吕布,再跟曹操,再跟袁绍,再跟刘表,那刘备算几姓家奴?曹操不也是么,先跟张邈,后跟袁绍。按吕布的标准也是反复无常之徒。其实在乱世中,这是非常正常的,东汉名将马援不就说了么“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而三国初期,很多割据军阀能力不足,更决定了这种情况会成为常态。

那为什么吕布就不受人待见?原因很简单,吕布之前跟随的丁原、董卓,都被他杀了。这就犯了大忌讳,坏了游戏规则,关东那些军阀形成上述依附关系是为了养打手,如果这个打手会反噬主人,哪怕这个打手再骁勇善战,这些军阀也受不了啊,谁敢养吕布?

除了上述依附关系外,还有刘备和吕布,吕布和刘备,刘表和张绣,袁术和孙策,刘备和刘表,张鲁和马超等,就不详述了。

在众多的依附和被依附关系中,袁绍和曹操是三国初期的主线。他们两个人的战略规划和发展也正是毛主席做出“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这一评价的根据之一。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略规划自然是诸葛亮的隆中对。27岁的诸葛亮并没有夺取天下的通盘考虑,隆中对能够吸引刘备最大的原因是诸葛亮告诉他怎么拿下荆州。这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叙述了(参见:在历史上这是一个小人物,但他承担着重任,是“隆中对”的棋眼),本文就不赘述了。

三国时期,第一个明确自己战略规划的人是袁绍。袁绍刚拿下冀州,沮授就对他说:“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沮授这段话是袁绍在公元191年占领冀州后才说的,实际上在190年曹操到河内投靠袁绍的时候,袁绍就找曹操讨论过,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可以看到在起兵之初,袁绍就已经定下了战略规划,学的是刘秀。而那时的曹操根本没这个考虑,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这是因为袁绍的起点高,他从一开始身边就聚拢了大量人才,形成了自己的智囊团队和参谋班子。

为什么要谈战略规划?因为对于三国初期的群雄来说,能制定明确战略规划的人,才能脱颖而出,笑到最后。而三国初期,能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的就三方势力,袁绍、曹操、孙策。其中最厉害的自然是孙策,孙策到底有多么天才?以前的文章已经详细叙述,本文也不赘述了(参见:三国第一天才)。

曹操投靠袁绍后,袁绍对这个发小还是很不错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说: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太祖拒之。魏书载太祖答绍曰:"董卓之罪,暴于四海,吾等合大众、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绍又尝得一玉印,于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魏书曰:太祖大笑曰:"吾不听汝也。"绍复使人说太祖曰:"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群英,孰逾于此?"太祖不应。由是益不直绍,图诛灭之。

这些话看看就行了,袁绍是《三国志》中的头号大反派,英明神武的曹操自然要早早认清他的奸邪,并和袁绍划清界限。《三国志》和裴松之所引用的《魏书》自然要这么写。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废立皇帝和袁绍有自立之心这种谋逆大事,袁绍都不瞒着曹操,带着曹操共同讨论,这是把曹操当心腹用的。实际上因为曹操曾经依附袁绍,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很多剧情都被隐瞒了。

曹操对袁绍也很卖力,王匡和袁绍翻脸后,就是被曹操杀掉的。袁绍当时已经占据了冀州,不仅定下了明确的战略规划,战略形势也相当不错,主要的对手就公孙瓒、其余的如黄巾余党张燕、于毒等人和一些南下流窜的胡人,不值一提。

曹操另外一个老朋友鲍信是一个有点战略头脑的人,他对曹操说:“今绍为盟主,因权专利,将自生乱,是复有一卓也。若抑之,则力不能制,祗以遘难,又何能济?且可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鲍信的建议是真的,但让曹操脱离袁绍自立的话语却是后来篡改过的,看后文即知。鲍信的建议离战略规划还有十万八千里,不过形成了曹操战略的雏形。

正好,黄巾余党于毒、白绕、眭固等人进入东郡,兖州刺史刘岱任命的东郡太守王肱不是对手,袁绍命曹操率兵进入东郡,击败于毒等人,袁绍趁机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东郡是兖州大郡,兖州刺史刘岱是袁绍的盟友,曹操率军击败于毒,袁绍上表让曹操当东郡太守,其实是袁绍战略中的一步棋。一是向兖州掺沙子,打入曹操这根钉子,为以后谋夺兖州做准备;二是袁绍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让曹操待在黄河南面,做自己的屏障,袁绍自己可以全力对付公孙瓒和黄巾余党。我们要注意一下,曹操最重要的谋士荀彧就是在这个时候脱离袁绍跟随曹操的。但是事情未必和《荀彧传》说的那样,荀彧认为袁绍成不了大事,所以投奔曹操,很可能是派给曹操的。要知道曹操那时也只不过是袁绍的小弟而已。

但是这也给了曹操发展壮大的机会,最起码曹操拿到了一块创业之地。191年那个时候,曹操看起来没什么发展机会,他的北面是袁绍;西面是残破的洛阳,更何况还有朱儁在中牟,河内还有依附袁绍的张杨;东面和周围是袁绍的盟友刘岱;南面的三个郡,陈留太守张邈虽然跟袁绍翻脸,但跟曹操却是好朋友;济阴太守吴资,这个人后来跟了吕布;山阳太守袁遗,是袁绍的堂兄。曹操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

但是曹操运气是非常好的,机会转眼就来了。公元192年,青州的黄巾军进入兖州,刘岱不知道天高地厚,不听鲍信劝阻,非要打,结果自己死了。鲍信可是曹操的人啊,于是他趁机说服其他人把曹操迎来,曹操到后击败青州黄巾,遂占领兖州北部,自号兖州牧。曹操要当这个兖州牧,是要得到袁绍认可的。曹操当州牧,袁绍当然不愿意,但也上表以曹操为行兖州刺史。

对袁绍来说,现在曹操实力增强,也要考虑制衡他的手段,于是袁绍就让曹操去把张邈杀掉。曹操没答应,而且张邈还知道了消息。不管是袁绍故意泄露消息,还是曹操自己告诉张邈,对袁绍来说效果是一样的,挑拨了曹操和张邈的关系,使得张邈对曹操深具戒心。《三国志》说:“(张)邈知之,益德太祖。”这是假话。张邈要是真感谢曹操,不会转眼就和吕布勾结,想要曹操的命了。袁绍另一个手段是让自己的爱将臧洪担任东郡太守,这和当年派曹操任东郡太守往刘岱那掺沙子是同一做法。

袁绍这样做的目的,还是在于制衡曹操,不让曹操脱离自己的控制。而曹操表现也是很好的。在这段时间里,“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接着,公元193年春,发生了一件影响曹操的大事。袁术在南阳待不下去了,被刘表赶了出来,于是北上,试图向兖州发展。三国初期的主线本来应该是“袁绍、曹操集团”和“袁术、孙坚集团”的对抗,结果孙坚在攻打刘表时中了流失,死了。袁术是有点能力的,但短板也非常明显,最大的短板就是不会打仗。袁术集团打仗全靠孙坚,孙坚的死使得袁术直接失去了竞争力。向北发展的袁术自然遭到了曹操的阻击,连战连败。这几次战斗,曹操并没能扩张地盘,但意义深远,曹操从此知道了,看似强大的袁术根本不是他对手。这其实对曹操来说是决定性的,后文会说到。

但这个时候的曹操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因为193年的春天,他去打陶谦了。陶谦是公孙瓒的盟友,其实也等于是袁术的盟友。我们现代人的印象中陶谦是个废物,其实陶谦一点都不好打。陶谦也是武将出身,在幽州打过鲜卑、乌丸,在凉州打过羌人骑兵,平定徐州黄巾只用了一战,是个老牌将领了。弱点是陶谦年纪大了,手下的丹阳兵在徐州安逸惯了,战斗力有所下降。

曹操当时的处境比当东郡太守时稍好,有徐州这个战略发展方向,但我们要注意到,曹操第一次攻打徐州,并不是为了扩张势力范围。从曹操采取的战争策略屠城就可以知道,曹操自己并没有把握拿下徐州,否则根本不必屠城来破坏自己下一步的领地。屠城是心理战,意在威吓陶谦,破坏徐州的战争潜力。而且曹操攻打徐州虽然是为养父曹嵩报仇,也是要经过袁绍同意的,甚至本身就是袁绍指派的,因为打击公孙瓒最重要的盟友陶谦,是袁绍稳定后方,得以专心与公孙瓒作战的重要前提。

五子良将的传记中有讲到朱灵,“清河朱灵为袁绍将。太祖之征陶谦,绍使灵督三营助太祖,战有功。绍所遣诸将各罢归,灵曰:‘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我们要注意到后面这句“绍所遣诸将各罢归”,这说明除了朱灵这三个营的兵力外,袁绍派遣了很多将领一起攻打陶谦。所谓曹操攻打徐州,其实是袁绍对陶谦的一次军事行动,曹操是主将而已。

这从侧面说明曹操还没有自己的战略规划,这次行动对曹操来说意义不大,占领不了地盘,扩充不了实力,还让曹操和自守没有进取心的陶谦结下深仇,产生激烈矛盾。

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从袁绍的角度,我们来思考一下,袁绍为什么要打徐州?前面说了,公孙瓒派田楷下青州开辟第二战场。史载:“初平二年,瓒与袁绍反目,自率主力攻绍,分兵平青、兖,楷奉瓒命据有齐地。绍与楷连战二年,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注意最后的“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公孙瓒想从大本营幽州给予田楷后勤支援是非常困难的,但公孙瓒的盟友陶谦却可以向田楷提供军需。袁绍和田楷在青州作战,双方打得精疲力尽,后勤供应都发生了极大困难。攻打徐州的陶谦,破坏陶谦的后勤供应能力,有助于袁绍击败田楷,拿下青州。正因为着眼点是破坏,所以才会采取屠城策略。所以五子良将传记中朱灵的这段记载,提供了袁绍主导进攻徐州的证据,曹操是执行者。

现在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毛主席评语的第一层意思:“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毛主席向来是从全局角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在曹操创业初期,看起来他处于四战之地,实际上战略态势相当安全,他的周围没强大的敌人,仅有的一个敌对势力陶谦和刘表一样,是个没有进取心的“自守贼”,剩下的敌人就是流动作战的黄巾余部了。而朱温就不一样了,他创业之初,周围全是敌人。这是其一。其二,曹操入东郡时,东郡受战争破坏不大,总体来说人口充足,粮草物资都算富裕。而朱温最初的大本营是汴州,当时汴、宋等地饥民遍野,官民所用物资都穷尽,内外兵马骄横难以压制。曹操和朱温所处的环境,根本不可同日而言语。所以毛主席用的是“略同”,相同的是同处四战之地,不同的是面对的战略环境。

随后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陈宫、张邈叛迎吕布,曹操回师,与吕布发生激战。陈宫是曹操手下大将,为什么会背叛?一般都认为是因为曹操杀掉了名士边让。曹操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但我们对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看待。现在很多人讲述曹操,总喜欢因为一些小事,把曹操说得很可爱。曹操这个人和朱温是一样的,残暴、好色、多疑,行事肆无忌惮。

曹操和吕布作战的上半场,打了个平手。因为194年“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双方都发生了饥荒被迫停战。可是到了195年下半场开战,吕布突然不是曹操对手了。曹操当时兵力不过万人(有人要说了,曹操击败三十万青州黄巾,收其精锐,号称“青州兵”,怎么也得几万人吧。不要忘了,194年是大饥荒,“人相食,乃罢吏兵新募者”,士兵们要么饿死、要么逃散、要么遣散、要么自相残杀吃掉,能有万人都不错了。程昱给曹操送粮,粮食里混的都是人肉干),怎么就突然大发神威了呢,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很简单,曹操得到了袁绍的支援。《武帝纪》肯定不会说实话,还造假说:“(袁)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程昱止太祖,太祖从之。”《程昱传》也说:“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欲使太祖迁家居邺。”但谢承写的《后汉书》却说:“(曹)操围吕布于濮阳,为布所破,投(袁)绍。绍哀之,乃给兵五千人,还取兖州。”

其实从上文所说的朱灵也看得出,朱灵助曹操讨伐陶谦后说:“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遂留不去。看起来朱灵非常仰慕曹操,两人关系很好。其实不然,《于禁传》说的却是:“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曹操都恨死朱灵了,两人关系差得很,朱灵哪里会主动投靠曹操,很明显是曹操击败吕布后把朱灵和他的部队扣了下来。

《三国志》中这些矛盾之处,无非是因为袁绍是头号大反派,曹操当年是袁绍的下属,这事是万万不能提的。

所以袁绍后来一说起曹操,就怒不可遏:“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袁绍所说的数次救了曹操,第一次就是曹操兵败于徐荣后,南下募兵,又遭遇叛乱,于是北上河内投奔袁绍。陈琳说:“谓其(曹操)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虑,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袁绍)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太守、兖州刺史,被以虎文,授以偏师。”曹操的兵大部分都是袁绍给的,所以才说“授以偏师”,有人认为,朱灵的三营兵力就是袁绍给的五千人,其实不然,一营编制一千人,但古代从来不满编,朱灵三营兵力撑死就两千人。朱灵应该是在曹操东征陶谦回师讨伐吕布时奉袁绍命令助战,后来的五千兵力是另派的。在朱灵看来,自己和曹操不过都是袁绍的部将,得罪曹操,让曹操看不顺眼是很正常的事。

第二次就是陈宫反叛,陈琳说:“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即袁绍)唯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赴征,金鼓响震,布众破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任。是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在袁绍的帮助下,曹操打败了吕布。我们要注意到,在打败吕布后,《荀彧传》突然说曹操又想攻打徐州了,这是因为陶谦死了,刘备占据了徐州。因为要隐瞒曹操和袁绍的关系,这种记载就会显得非常奇怪的。陈留郡的雍丘还在张邈手中,济阴郡的定陶、山阳郡的东缗还在吕布手中,其实就是说吕布、张邈还在兖州南部,并没有被完全击败,此乃心腹之患。曹操却突然不管吕布了,又要去打徐州。曹操也太不明智了吧?其实只要牢牢记住曹操是袁绍的部下,什么问题都能想通。刘备是公孙瓒的人,徐州落到公孙瓒的势力范围内,对袁绍是很不利的。曹操可没蠢到谁轻谁重都分不清,可袁绍的命令他得听。但是这从侧面在告诉我们,一直到195年夏,曹操还是没定下自己未来的方向,在继续给袁绍当小弟中。

这时,曹操最重要的谋士荀彧终于提出了战略性的建议。荀彧认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而你的根据地就是兖州。自己的根据地还有吕布、张邈、陈宫与你为敌,你却要去打徐州。现在徐州已收夏麦,粮草充足,可不好打。你打不下徐州,吕布再次袭击你侧背,岂不是又重演以前的故事?

荀彧这段话其实很委婉,他告诉曹操,你难道一辈子就当袁绍的小弟吗?打徐州符合袁绍的利益,但对你自己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接着荀彧又说:肯定应该先把吕布彻底打败,然后向扬州发展,打败袁术,占据淮北、淮南之地。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荀彧的这番话带有试探性质,里面的关键是“破布,然后南结扬州,共讨袁术”。当时的袁术在干嘛?积极向扬州发展,正逐步形成以扬州为主,豫州为辅的战略。但荀彧的话里满口不提豫州,这是因为豫州虽然是袁术的势力范围,但也是袁绍家族的势力范围。如果要夺取豫州,其实就走上了背叛袁绍的道路。荀彧也是袁绍的部下,曹操的心思到底如何?他得试探。

荀彧这段话是对早期的曹操影响最大的一段话,初步定下了曹操的战略——脱袁自立。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当时曹操原有的军队已消耗殆尽,现有的军队是袁绍给他的。不去打徐州,袁绍不答应。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刘备明确表达了自己脱离公孙瓒自立的意思,并向袁绍示好(陈登等遣使诣袁绍曰:"天降灾沴,祸臻鄙州,州将殂殒,生民无主,恐惧奸雄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日昃之忧,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方今寇难纵横,不遑释甲,谨遣下吏奔告于执事)。刘备这一举动从实质上削弱了公孙瓒的力量,让袁绍很是满意,这也是袁绍后来对刘备另眼相看的原因之一。

这样一来,对曹操来说,徐州可以名正言顺不用打了。

曹操完全听懂了荀彧的试探,并采纳了。195年秋,曹操彻底打败了吕布,吕布东奔,投靠了刘备。冬季,攻灭雍丘的张超后,打开了进入豫州的大门。196年初,曹操立即引兵南下,进入豫州的陈地,打败了袁术所置的陈相袁嗣。随即又击败了之前依附孙坚的黄巾余部汝南、颍川的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轻松占领豫州,把袁术的势力完全驱逐出去。占领豫州,其实标志着曹操脱离袁绍自立。

曹操的运气是非常好的,豫州是“袁术、孙坚集团”中孙坚的地盘。孙坚要是没死,曹操是很难拿下豫州的。几年征战中,曹操的军事水平进展神速,但未必是孙坚的对手。看曹操和吕布的争夺就知道了。

曹操进攻濮阳时,濮阳大姓田氏给曹操当内应。曹操杀进濮阳东门后居然一把火把东门给烧了,“示无反意”。曹操这是浪漫主义发作,要学韩信的“背水阵”。可是韩信的“背水阵”的故事是假的,战后韩信跟众将说“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那是不肯说出真实原因,在忽悠众将,这是古代大将给自己制造神秘感,树立威信的常用手法。古代战争,绝了自己士兵的生路是不会出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的,除了少数悍勇之徒会拼命外,大部分人只会丧失斗志,逃命或投降。

果然曹操把东门烧了,反而让军队士气大降,在有内应的情况下惨败于濮阳城中,自己都被吕布的骑兵给抓住。吕布的骑兵不认识曹操,问他:“哪个是曹操?”曹操说:“骑黄马那个。”吕布的骑兵扔掉真实的曹操急急忙忙去抢功了。曹操纵马跃过东门的熊熊大火,逃得一条小命。

以当时曹操的军事水平,是绝对打不过孙坚的。但曹操运气好啊,孙坚早死了,袁术根本不是曹操对手。

原本三国初期的主线应该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的争雄,但孙坚的死,不但让袁术一下子失去竞争力,而且使得豫州失去了强有力的掌控者。袁术能力不足,只控制了陈地,不能剿灭何仪、刘辟等黄巾余部。豫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真空状态。但之前的曹操被陈留的张邈所阻挡,无法进入豫州。袁绍之所以要挑拨曹操和张邈的关系,就是为了限制曹操,让曹操处于自己控制之下;在曹操初步击败吕布后,不让曹操继续对吕布用兵,转攻徐州,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荀彧说了,破局的办法就是脱袁自立。但荀彧不知道曹操敢不敢下决心,也不知道曹操对袁绍是否忠诚,所以他只能说打袁术,向扬州发展。

后面的剧情大家就熟悉了,占据中原这个四战之地的曹操也有一个好处,汉献帝从长安逃出来,直接就是往曹操的地盘跑。曹操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196年秋,在迎汉献帝到许昌后,曹操轻松搞定了跟随汉献帝而来的杨奉、韩暹,稳定了内部,以一个实力并不强的军阀身份居然控制了朝政,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

可是在局面已经打开,并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曹操却犯浑了。

此时,对已经占领兖州、豫州并取得政治主动权的曹操来说,首先要明确下一步的战略发展方向。

当时曹操的战略态势是:

1、西边的关中是已经穷途末路的李傕、郭汜,已不足为虑,但洛阳残破,豫西走廊此时价值不高,不是优先选项。河内的张杨依然依附袁绍。

2、东南边是手下败将,在曹操面前不堪一击、占据扬州西部的袁术,此时的袁术虽然还没有称帝,不臣之心已经极为明显。而袁术对曹操敌意极深,却没啥威胁,最不经打。按照荀彧之前的战略性建议,他认为应该首先集中力量打击袁术,拿下淮泗之地,就是因为袁术最好打。荀彧的建议是极有针对性的。

3、东边是徐州的吕布,吕布刚刚驱逐刘备占领徐州。曹操给刘备军粮,并补充人马,让他回小沛牵制吕布。这时徐州的情况和195年时又不一样了。现在的徐州刚刚经历了吕布和刘备的火并。吕布虽然善战,但新夺徐州,根基未稳,人心不附,军队、军械、军粮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补充,正处于衰弱的时候。要知道,197年夏季的时候,吕布才三千兵力啊。荀彧明跟曹操说了:“不先取吕布,河北未易图也。”而且吕布也对曹操敌意极深。所以,这时的徐州和袁术的扬州西部一样,都是可以攻取的。

4、北边还是昔日的大哥袁绍,此时曹操已经脱离袁绍自立,但曹操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

可能是因为袁绍对曹操的态度一直让曹操怀恨在心。袁绍觉得自己对曹操有恩,态度上可能颐指气使惯了,曹操是个心高气傲的人,这种态势他受不了。人这种动物就是这样,是感性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自己的感觉。所以,一旦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后,曹操就是一副“一朝把权握,便将令来行”的小人嘴脸。他居然借汉献帝之口下诏书责备袁绍,袁绍心怀不满,但只能上表谢罪。而且曹操自己当大将军,给了袁绍一个太尉的头衔,也让袁绍极为不满。虽然曹操立即进行了补救,把大将军让给袁绍,但后果是不能扭转的。虽然袁绍忍了,默认了曹操的独立地位,但袁绍肯定气昏了,这让两者关系迅速恶化。

这充分说明了41岁的曹操还是很不成熟。袁绍是曹操昔日的大哥,在各路军阀中实力最强,虽然袁绍的主要精力是对付公孙瓒,但脱离袁绍自立的曹操也没必要把关系搞差了。完全可以根据眼前利益,继续维持越来越不稳固的联盟,先各取所需再说。但曹操受够了袁绍的颐指气使,就是要出一口气啊,翻脸就翻脸呗。

幸亏袁绍还是很清醒,曹操小人得志,让他蹦跶,绝不两线作战,先打公孙瓒再说。所以,在后来曹操夺取河内的时候,袁绍继续忍。

5、南边是荆州的刘表、南阳的张绣,此时董卓的大将张济其实已成流寇,流动到南阳时死于流失。其众奉侄子张绣为主,刘表趁机拉拢张绣,让张绣屯兵南阳宛城,给自己看门。这一股势力对曹操没有什么敌意,而且虽然实力很强,却没什么威胁。

结果曹操放着敌意极深,又好打的吕布、袁术不打,却选了在南阳、没有敌意的张绣为自己的首先目标。

我们看《武帝纪》就可以知道,从建安二年正月到建安三年五月,曹操一共进行了四次作战,三次是主动进攻张绣,一次是对进犯陈地的袁术进行反击。很明显,曹操把自己的主攻方向定为南阳的张绣。

一开始,曹操其实没有错。曹操看到了一个机会,刘表把袁术从南阳驱逐后,居然自己不亲自坐镇南阳,却把南阳给了张绣,让张绣给自己看门。一方面说明了刘表毫无进取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刘表的胆怯。在洛阳残破的情况下,南阳的战略地位是极高的。曹操看到这个机会想趁张绣立足未稳,先拿下南阳这个战略重镇。南阳对于曹操连接关中、河洛、荆州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果然,在曹操的兵威之下,张绣直接投降了。可胜利后的曹操却精虫上脑,一心只想睡了张绣的婶婶邹氏,羞怒的张绣立即反叛,曹操又差点丢了性命。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亲兵队长典韦都死于此役。

换了朱温就不会这么不成熟。黄巢攻打朱温的时候,朱温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打败黄巢后,朱温立马翻脸,设下鸿门宴要杀李克用。

但是这只是“小狡猾”,并不是毛主席说的“(朱温)狡猾过之”;毛主席说的是“大狡猾”,指的是战略。

曹操第一次攻打南阳的张绣,是认准了张绣新附刘表,占据南阳又不久,没根基,好打。这一判断非常准确。

但因为自己犯了低级错误,导致失败后,接下来就不能再打了。一是张绣和曹操结下深仇,不敢投降了;二是打张绣就是打刘表,刘表实力可不弱,曹操没有把握能战胜张绣、刘表联军;三是张绣所部战斗力不弱,张绣自己也有较强能力,本来就不好打。简单地说,曹操打张绣,就张绣刚占领南阳时这一个窗口期,过了这个窗口期就没机会了。

而且曹操的低级错误导致了原本中立的张绣与曹操为敌,多次袭击叶县,平白无故多了一个敌人。

曹操是极为在意曹昂的,丧子之仇让曹操失去了理智。建安二年11月,曹操再攻张绣,不克。建安三年3月至5月,曹操再攻张绣,还是不克。一年半的战略发展期就这么错失了。

张绣这块骨头非常难啃,而袁术和吕布其实很好打。建安二年9月,袁术想夺回陈地,结果听到曹操率兵前来,袁术完全不敢与曹操对抗,留下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阻击曹操,自己一路逃回淮南,桥蕤等大败,全被曹操斩杀。袁术都怕曹操怕成这样了,主力又被曹操歼灭,还不趁机下淮南灭了已经称帝、声名狼藉的袁术。结果曹操没有,他掉转头又去打张绣了。

而徐州那边,吕布再次揍了小沛的刘备后,曹操于建安三年9月起兵攻打吕布。战事相当轻松,吕布野战已经完全不是曹操对手,困守下邳。12月,吕布手下侯成、宋宪、魏续捆了陈宫、高顺投降,城破,吕布在白门楼投降。此时吕布已经经营徐州两年,照样完全不是曹操的对手。

历史的事实证明,对曹操来说,袁术、吕布很好打。可曹操没打,选了最不好打的张绣。

所以毛主席说的“(朱温)狡猾过之”,指的是大战略。

处于四战之地的曹操,正确的做法是选取一个主要的战略发展方向为打击目标;拉拢其他能拉拢的,避免自己腹背受敌;如果可能,再顺便打压一下潜在对手。简单地说就是要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尽量就打一个敌人。

而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之后,处于袁绍,吕布,袁术,刘表、张绣的战略包围之中时。曹操一个盟友都没有,反而和最强大的袁绍翻脸,把中立的张绣、刘表变成敌人。刘表是出了名的自守贼,张绣这种依附地主的武将都是墙头草,他的主要谋士、主心骨贾诩又是一心想当正统官的人。对他们,何必动武?

朱温就不是这样的,他是积极拉拢周围的藩镇朱瑄、朱瑾等,不让自己多线作战,集中力量打击对自己敌意最深的黄巢余党秦宗权。打败秦宗权后,再反过来收拾朱瑄、朱瑾。

身处四战之地,岂能四处树敌。

其实以曹操的能力,只要不犯浑盯着张绣打,在197年就可以消灭掉吕布和袁术。那就不会有官渡之战了,曹操可以反客为主,逼袁绍两线作战。

但40岁的曹操没有50岁的曹操那么成熟和睿智的,曹操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哪有天生的军事家、政治家?都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曹操虽然出身不好,但毕竟是高官子弟,一路顺风顺水。他成为东郡太守,迈出小军阀的第一步,处于四战之地时,只不过是一个经验欠缺的天才。而朱温从小就经历磨难,成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迈出小军阀的第一步前,早已是黄巢手下的大将,不是曹操能比的。所以两人在发展初期的得失,朱温要强于曹操毫不稀奇。

毛主席的思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决不能孤立的、教条的去看待问题。毛主席的评语是对曹操和朱温所处战略环境大致相同,但具体情况不同,做出的评价,所以才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