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系军阀首脑段祺瑞是袁世凯心腹大将,在前清即与王士珍、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民国以后特别是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在北京政坛纵横捭阖十余年,呼风化雨,1920年代中期息影津门。九一八事变后,段祺瑞突然南下定居沪上,直至1936年去世。段氏虽然是合肥人,但一生事业均在北方,为什么晚年却南下上海?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呢?
>段祺瑞后人现状(段祺瑞后人怎么样)
南方来客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快了侵华步伐,一批原北洋下野军阀、失意政客被日本人利用,纷纷组织亲日组织。但这些北洋政客军人大都是总长、督军一类人物,其中还缺乏一流有号召性的领袖人选。这时,原北京政府国务总理、临时执政段祺瑞进入日本人视野。为避免段氏被日本人利用,蒋介石遂派心腹、江浙财阀钱新之前往天津劝其南下。
段祺瑞
钱新之留日出身,北洋时期曾长期任职交通银行,与原北京政府交通总长曹汝霖是好友。而曹汝霖又是段祺瑞的心腹,当时与段皆寓居津门,时常往来。因为这些渊源,所以钱新之决定先去曹家拜访,请曹汝霖代为引见。
钱新之从上海到天津后,马上拜会曹汝霖。钱氏突然造访,曹汝霖颇为惊异,认为他一定有要事相商。握手道故后,钱新之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蒋先生欲请段公往南方一游,借此请教,不知段公是否有意?君可代禀合肥(指段祺瑞)。我也想拜谒段公,还望先生引见。”
段祺瑞曾兼任保定军校校长,蒋介石也是保定出身,故两人有师生之谊。蒋介石此番也是以学生身份邀请老师南下的,这此时段祺瑞正住在其部下和姻亲吴光新家里,距离曹家不远。曹汝霖于是和钱新之一起来到吴宅,先和吴光新说明来意,吴光新非常赞同,于是一起去拜见段祺瑞。
钱新之很会说话,他怕引起段祺瑞误会,于是将蒋介石邀其南下之意说得非常婉转,轻描淡写,不着痕迹。段祺瑞久居政坛高层,对官场上的这些闪转腾挪之术非常熟悉,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钱新之说完后想听一下段祺瑞意见,孰料老段是个爽快人,直接对钱说:“我很久没有去南方了,你们给我预备飞机票(乘飞机一说出自曹汝霖回忆录,曹与段关系密切,所言应该不虚),我没有什么行李,明天即可动身。”
钱新之没想到段祺瑞这么痛快,忙说不必如此匆忙。段祺瑞说要走就快走,明天不行就后天吧。确定行程后,钱新之等人告辞。
段祺瑞在京津一带的老部下知道他要南下的消息,很多人不同意,都赶来天津劝阻。段祺瑞对他们说:“我已答应钱新之,并且也买了机票,约定后天动身,岂可失信于人!”众人知道段祺瑞脾气,一向是说一不二,只好听之任之。
段祺瑞南下
段祺瑞到南京后,蒋介石亲自到机场迎接,口称“志清(蒋介石原名蒋志清)”,执弟子礼甚恭,段祺瑞非常满意。
在段氏下榻之处,蒋介石说了自己的意见,已在南京准备好公馆,请老师在此常驻。但段祺瑞不同意,他说南京是国民政府驻地,蒋介石政务繁忙,自己居此颇为不便,不如到上海租界居住,并以部下和学生陈调元的一处房子作为寓所。陈调元的这处住宅是西式建筑,院中草木葳蕤,颇为幽静。蒋介石非常满意,于是同意了段祺瑞的意见。
在此插一句不算题外的话,段祺瑞虽然当过多年国务总理和临时执政,却是个标准的穷人,连房子也没有。不论是天津的公馆,还是晚年在上海的寓所,都是别人提供给他住的。曾任北洋政府总理的外交家颜惠庆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段执政相对较穷——事实上,他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他忠诚的追随者之一提供的一所住宅里。他用一部分时间研究佛教,也喜欢打轻松的麻将。”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段祺瑞在南京还对新闻界发表了对时局的声明:“当此共赴国难之际,政府既有整个御侮方针和办法,无论朝野,皆应一致起为后援。祺瑞虽衰,亦勉从国人之后。”
段祺瑞南下后,国民政府给了他一个国府委员的名义,除了一切用度外,每月另付特别费20000元。段祺瑞生活简朴,称用不了这么多钱,蒋介石说若不需此数,可以分赠旧日部下袍泽,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段祺瑞这才接受,自己只留下数千元作为日常开支,其他的均分给旧日部下。
关于段祺瑞南下的方式,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乘飞机。此说出自曹汝霖回忆录,曹氏是段祺瑞心腹,又是南下一事的参与者,他的说法比较可信;另一种说法是坐火车到浦口,然后又乘轮船到南京。此说出自文史作家李洁的《文武北洋》一书。
沪上的平静岁月
段祺瑞在上海的寓所位于法租界,原是清末大官僚盛宣怀的私邸,后来又成为陈调元公馆。段祺瑞去世后,盛宣怀后人将其卖给沪上巨商荣德生,几十年来,在此宅出入的都是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据《上海建筑志》介绍,这座住宅坐北朝南,大体上呈长方形,宅前是花园和草坪,遍植树木花卉,花园里还有喷水池,池中塑有希腊神像。住宅主楼3层,楼下是门厅、餐厅和客厅,楼上是起居室、卧室和卫生间,装饰豪华,生活便利。1949年后,这座花园建筑被征作政府办公用房,中日建交后又成为日本驻沪领事馆和总领事住宅,不知如今还在否?
晚年段祺瑞
老段到沪上居住后,生活清静,北方部下如曹汝霖等人常来探望,据文史作家李洁在《文武北洋》中透露,蒋介石也曾亲去探视。段祺瑞每日在院内散步,在佛堂诵经,然后便在院内草坪上读书看报。晚上与家人朋友打几圈麻将,有时还与人下下围棋,围棋天才吴清源常来段府对弈,据说段祺瑞经常赢他半子。
段祺瑞吃素,平常吃饭只一菜一汤,有时只有一碟咸菜,这与蒋介石生活倒是颇为相似。有一次曹汝霖来访,恰逢段祺瑞进餐,遂邀曹汝霖一起吃饭,因为菜少,还专门为曹加了两个菜。饭后闲谈,段祺瑞问及华北局势及日本人动态,又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北洋旧事,曹汝霖还以为是老人闲居无聊,谁知不久段祺瑞就患病去世,两人此次见面竟成永诀。
1936年11月,段祺瑞因长期吃素,引发胃病及营养不良,逝于沪上,享年72岁。临终前,段祺瑞留下一份遗嘱,他自己称作“将死之鸣”,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国虽弱,必有复兴之望。复兴之道,亦至简单: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这“八勿”是段祺瑞皈依佛门后不断反省悟出的道理,也是他一生经验的总结。